小乔用恬淡的语调说:</P>
“山高月小,形容夜景的气势很不错。我改一下,叫‘楼高月小’,气势是不是不输给苏轼呢!”</P>
丁尔文微笑点头。中信大厦有300多米高,直插云霄,楼高月小,的确别有诗意。</P>
说到诗,小乔的情绪像鲜花一样涌现出来。前面不远处就是广州大道了,她忽然吟起了一首诗来:</P>
“阳光,</P>
永远酩酊于影子之巅。</P>
君临我微尘样,</P>
如絮如烟的思绪。</P>
我像只无可奈何的猫,</P>
阴郁地游走在广州大道。</P>
盘盘桓桓,</P>
一如路上趑趄不前的公共汽车。”</P>
她吐了一下小舌头,说:</P>
“这是以前读过写广州很好的诗,但记得不全了。”</P>
丁尔文听她这么说,沉思着,停了停,他低吟道:</P>
“来往的脚步,</P>
像疯响着的闹钟,</P>
掏空,</P>
我纷乱的耳朵。</P>
自那些春风,</P>
随人流消逝后,</P>
枯树,</P>
便伟岸成一根哑笛,</P>
孤零零地横亘在,</P>
我冷瑟瑟的青春上。”</P>
小乔一跺脚,然后困惑地看着他,问:</P>
“对,就是这些句子!咦,你也读过?”</P>
丁尔文用相当娴熟的腔调说:</P>
“当然读过了,我还知道你最喜欢最后的句子。”</P>
小乔有点惊讶,不断上下端详他。</P>
丁尔文接着用布道人的腔调念下去:</P>
“秋风微飐之际,</P>
天空不再抽泣。</P>
从咬噬树笛的音孔中,</P>
遗我一串爽朗音符。</P>
而我,</P>
也渐次忘记梦呓。</P>
踏季节的律令,</P>
甘之如饴。”</P>
小乔的眼睛率直地搜索他,问:</P>
“你写的诗?你是‘芃芃其麦’?你就是‘芃芃其麦’?”</P>
丁尔文说话急速而明确:</P>
“这首《阳光不再梦呓》是我用那个笔名发表的,所以听到你念它,很亲切。”</P>
小乔掀动她小巧的嘴唇说:</P>
“甘之如饴。是的,你说得没错,我就是喜欢这个句子。”</P>
丁尔文邀请小乔说:</P>
“哎,我们总不能就如诗中说的‘像只无可奈何的猫,阴郁地游走在广州大道’吧,这样怎么能‘甘之如饴’?不如,我们去喝咖啡吧!”</P>
小乔看看他,一偏脑袋,淘气地说:</P>
“咖啡有一股苦味,怎么能‘甘之如饴’?”</P>
丁尔文走在小乔的身前带路,说:</P>
“我们可以给咖啡加点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