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西北变故(中)(1 / 2)

而在剩下两个选择中,岑春煊则是左右权衡,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从为官之道来说,自然是在中枢为官更好,靠近权力中心,提升的机会自然也多一些。但像自己这样的降臣,既无根基,又无人脉,因此就算是留在中枢,也只会给自己一个清冷职位,并无多大的前程,反到不如在地方任职,更能干出一些业绩来。

如果但华东政*府给岑春煊的是浙江、江苏,湖北,那怕是河南、山西这样的地方,岑春煊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立刻就作出了选择,但华东政*府结岑春煊选择的,只有陕西、甘肃二省,因为岑春煊在这里为官数年,对这两个省的情况深有了解,甘肃、陕西基本都是贫穷落后,而且民风彪悍,矛盾丛生的地方,并不是做官的好地方。

在清廷的时候,岑春煊虽然也是在这里为官,但那时他做的是甘陕总督,虽然地方差了一点,但也是封疆大吏,军政财刑大权一把抓,而且还兼任编练新军,可以说是大权在握。而现在华东政*府给的,不过就是个布政使,权力相差得太远了,在这任上恐怕很难干出什么业绩出来,因此岑春煊也迟迟拿不定主意。

而就在岑春煊举棋不定的时候,他和华东政*府暗中接洽,商议投降的事情,却走漏了风声。

虽然岑春煊努力的隐瞒,但这样重大的事情,是不可能长时间的隐瞒下去的,毕竟其他势力也不是傻子,岑春煊虽然在表面上摆出一付强硬姿态,信誓旦旦要和华东政*府决一死战,但实际根本没有积极备战,相反还放松了不少地方的防御,因此谁都看得出来,这里面有问题,再留一神打听,收买几个总督的仆人,也不难弄清真像。

而得知岑春煊正在和华东政*府密谈投降的事宜之后,其他各方势力的反应也都不尽相同。新青藏三方本来对投降华东政*府并无排斥,只是要求在投降之后也能确保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对岑春煊的行为到并没有多少激愤的,更关注的其实是岑春煊投降的条件,好给自己下一步与华东政*府接触做参考,当然同时也要留意,可别让岑春煊把自己给买了就行。

只有蒙古势力在得知以后愤怒不己,因为只有他们是没有退路的,另三方势力都有退路,那怕是不投降华东政*府,也能退守自己的疆界,至少还能支撑一阵子,只有蒙古势力,由于己经彻底丧失了自己的根基,只能选择和华东政*府死扛到底,因此一但岑春煊和华东政*府谈好了投降的条件,蒙古势力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蒙古势力以达尔罕王、德穆楚克栋鲁普王为首的蒙古高层人员也紧急协商对策,众人多数主张联合其他三方势力,共同向岑春煊施压,迫使岑春煊放弃与华东政*府谈判,转而回到与华东政*府为敌的立场上来。如果岑春煊还不接受,则联合其他三方势力,推翻岑春煊,占据甘肃与华东政*府抗衡。

而随行的俄国军官维克纽夫则认为,现在其他三方势力各怀鬼胎,很难做到齐心协议向岑春煊施压,相反还容易打草惊蛇,让岑春煊提高警惕,因此到不如就由蒙古一家动手发动突袭,干掉岑春煊,然后独霸甘肃为基础,再联合其他三家势力和华东政*府抗衡。

维克纽夫还进一步指出,即使是蒙古一家动手,胜算仍也不小,因为其他三家在甘肃的兵力并不多,毕竟另三家都有自己的地盘,当然不可能派大量兵力到甘肃来,西藏军队只有数百人,青海军队也只有千余人,新疆也只派来2000余人,三方势力相加,也不到4000人,而蒙古军队由于是举家逃亡,连家带口有近万人,其中军队大约有6000余人,远超过其他三方势力的军队。另外由于有俄国的资助,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也比较齐全,至少可以保证人手一枪,子弹也较为充足,而且全部都是骑军,本来就是适合突袭作战的。

另外蒙古军队都是和人民军交过战的,虽然被人民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毕竟是经过实战的煅炼,因此战斗力还是比较可靠的,而且经过维克纽夫的观察,其他三方的势力,也包括岑春煊的军队,素质都不怎么样,和蒙古军队相比,都有相当的距离,同时岑春煊的军队被华东政*府击败,损失大半,如果这时蒙古军队发动突然袭击,胜算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