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伊藤博文再次召开内阁会议,提出向华东**妥协,和解,并以此向英国施压,收回海关控制权。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内阁也基本达成一致,连海军、陆军对此也没有异议,毕竟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到全民疯狂的地步,高层、精英还能够保持理智,何况这个方案还可以迫使英国交还日本的海关权,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而这时日本军方也不是一味的强硬好战。何况海陆军自身也都有弱点,这个娄子是陆军捅出来的,但陆军又没有能力弥补,而海军也是同样无力解决华东**的舰队威胁,因此只能选择妥协。同时伊藤博文又在私下里和山县有朋沟通,表示解除了这危机之后,自己就会辞去首相,并履行此前的诺言,支持军方推出的人选接任首相,这也让山县有朋认为这个建议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就不会阻扰。当然山县有朋不会想到,伊藤博文的真正目地是让海军系的人员接任首相。
见内阁的成员都没有异议,伊藤博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一次是可以蒙混过关了,于是通过日本驻青岛领事阿部守太郎向华东**发出了访向青岛,处理双方危机的意向,当然也承认这次危机的负责方是日本。
不过当日本驻青岛领事阿部守太郎将这份外交文件呈交到外事委员李三杰手里时,李三杰己在3天前收到过1份访向青岛意向的外交公函。
这份外交公函是美国驻青岛领事馆发来,内容是美国国务卿伊莱特?鲁特(elihuroot)有意访问华东**,协商双方加强经贸合作以及友好协作。
其实美国希望访问华东**的计划由来己久,在1907年初,远东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奥西多?罗斯福总统就在计划访问华东**的事宜,一方面是由于那时华东**己经稳操胜劵,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华东**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地区豪强势力,而美国在远东地区有重大的利益,自然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远东战略,处理和华东**的关系。
同时罗斯福的目光看得更为长远,考虑到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华东**统一整个中国趋势己几乎不可避免,而一但华东**完成国家统一,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并且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质,因此美国有必要进行全面考虑,并兼顾短期、长期和华东**的关系,同时也加强和华东**的交流、沟通,了解华东**的计划、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华东**打交道。
而在普茨茅斯谈判时,华东**就曾在美国举行了一次意向性的招商,因为在华东**占领东北地区之后,将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投资,和许多美国企业达成了意向性协议。虽然普茨茅斯谈判失败,但华东**最终获得的利益远比普茨茅斯谈判时要求得大,因此不少美国企业主也都希望到华东**投资,创业,虽然在远东战争之前,美国和华东**己达成过经贸协议,但要扩大双方的经贸关系,显然还不够,要求双方进一步的加强政治互相交流。
不过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在美国敌视华东**的情绪也有所抬头,一方面是在美日侨刻意宣传,在美国定居的日侨很多,对日本自然有很强的认同感,华东**击败日本,他们肯定不会有好感,加上日本**又刻意引导,因此在美国成为反对华东**的一股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实的利益,美国在远东地区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当然不会希望这个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堀起。同时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华东**在与英国、荷兰的谈判中获得了婆罗洲的全部领地,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正好位于婆罗洲和中国大陆的包夹之间,可以说在地理环境上是极为不利的,何况菲律宾还有大量的华裔,而华东**在得到了婆罗洲之后,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对菲律宾产生野心,而菲律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抓手,决不容有失,因此不少美国**官员,由其是军人,都要求**以华东**为假想敌,扩大军队,整军备战,而反对和华东**发展友好关系。
罗斯福总统也有举棋不定,只好将访问事宜暂时推后,那知这一拖却出了大事,就在1907年6月,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