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译
一
出现了一颗新星。它位于不太显眼的小规模散状星十十团十十的边端,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这是500年来从未有过的。
“莎莉,那仅仅是一颗新行星吗?”我向我唯一的同伴疑惑地问道。
“不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莎莉以略带沙哑的女低音回答道。
她讲话总是那么简单明了,甚至可以说是机械式的。本来并未期望她能作出什么有价值的回答,可是听了她的话,仍不免感到一阵失望。
莎莉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继续说道:“仅仅根据这一表象,不深入观察下去,很难说出个所以然的。”
她的话音刚落,指挥舱外传来了机械的噪音。那是我们这艘探测船——旅行者7号的传感器探头正转向那片太空区域。
瞬间,主显示屏上出现了“开始执行特定观测”的字样。
“她对那颗行星有着异常的热情啊!”我心中不由地冒出这种感觉。可能她确已看到其中令人感兴趣的征兆。显然她的行为是属于那种单一独断型的。也许她不过是按常规开启特定观测程序。不管怎样,她肯定是出于对那颗行星的强烈兴趣,才说出“不深入观察下去,”难以下结论的话来。
我们俩经历了漫长而全面的合作,相互间完全能领会对方的意图。我盯着主显示屏上的光学望远镜图像,对莎莉吩咐道:“把上次拍摄到的录像资料,调到显示屏里来,倒带入映就可以了,我要与现在的图像比较一下。”
莎莉稍稍犹豫了一下,问道:“要多少波长区域的?”
“只要可见光区域的。还有,修正好录像资料的图像视角。我们与那星球有多少距离?”
“大约有1000光年,你要确切的数字?”
“不。录像资料是多少年前拍摄的?”
“500年前。”
主显示屏上出现了那颗命名为MGG-01065—13号星十十团十十的二帧相叠的图像。一帧是旅行者7号在前次跳跃前所拍摄到的;另一帧是目前的。
由于飞船经过了跳跃,向星十十团十十前进了5000光年的距离,使二帧图像间造成了相当于5000年的时差,因此一重叠自然会出现错位。好在我们可以十精十确地计算出宇宙区域间的距离。所以完全能够修正这种客观存在的错位视角。
果然不出所料,那颗新星并不是新生成,而是以前就有的MGG-010615—088号恒星骤然增大了光亮而已。当然它的亮度已今非昔比了。一颗不太显眼的行星,在5000年间增加了亮度,是极其普通的行星变异现象。
我测算了一下那颗行星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总参数,再与以前拍摄到的资料相比较,发现相差无几,大约为104等级左右。可能那颗行星周围还有光学望远镜观察不到的卫星吧。是啊,不深入观测下去,是难以下定论的。可能是一些看不见的卫星产生的震颤引起的吧。以前也曾观察到因星尘大量沉降而在一些小卫星上引起星体爆炸,产生行星变异的事例。
“那是一种相近的连星体间产生的造星现象,其诱发机制,可能是由于周围的小卫星……”我一开口便主观地判断道。
接理,飞船在平时的例行观测中,应能拍摄到这种变异征兆。但是,例行观测仅仅是进行快速雷达扫描,一颗普通行星的变异现象,往往会被忽视。
“我同意你的判断,那的确是颗相近连星体,并正在增大,放射能量。这些你已说明了。问题是它们好像是最近才成为相近连星体的。”莎莉说道。其口气不像在陈述意见,倒像是在自我推敲似的。
我感到十分惊讶,同时又被她的话深深吸引。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5000年前,那颗行星并不是相近连星体,也没有卫星。”
“你怎么知道?”我感到更加惊奇了,同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安,一种预感到将来发生不测的不安。
莎莉冷静地说道:“那颗相近连星体的变化周期大致为132分钟,平时例行观测中曾看到过它的周期十性十颤震现象,然而现在看不见了。”
“我不明白你说的意思。难道你认为那颗行星在5000年间,分裂成二颗了,有这可能吗?”
“并未发生分裂现象,而是产生了新行星。即以前没有的088号行星的卫星。”
“出现了新行星……”我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这真太令人费解了。我理了理思路,说道:“你在说什么?空荡荡的空间,突然出现了一颗行星?如果是一颗原始行星还说得通,而这却是颗相近连星体的卫星啊!”
“有一颗行星不见了!”莎莉又突然叫喊道。
“行星不见了?怎么回事?”
“那散状星十十团十十里,不是有一百颗左右的恒星吗,平时例行观察时,所有的恒星都聚合成十十团十十块状,它们不仅发射可见光,还发射电磁波。刚才,其中一颗064号行星不见了,那是颗白矮星。据以前的观测资料,它应位于离088号行星3光年的地方。”
难道5000年间那颗白矮星移动了3光年的距离?我真糊涂了。
“不可能……是不是搞错了,行星之间覆盖着浓密的星云,那颗白矮星会不会被星云遮住?”
“并没有星云的迹象。”
“不会吧……假设那颗白矮星—064号消失了,也不能认为它已成了088号行星的卫星呀。假如那颗有着自己固定运动规律的064号行星,被088号的重力所吸引,也不可能成为它的连星体呀。”
说着说着,我渐渐失去了自信,莎莉的话并不是信口开河。是啊,她说话是不会毫无根据的。
我默然了,莎莉又像是在提醒我:“无论如何应该作一次认真调查,对吗?”
我回过神来,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认为那颗星在发生巨变吗?”
“我不是说过了,现在还不清楚。”
但是听起来她的话含意正相反,使人觉得她对自己的话充满着自信。
“好像她的十性十格变了。”想到这里,我的思绪停止了。以前她的十性十格是怎样的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心中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显示屏,可能是幻觉吧,行星的图像竟晃动起来了。
二
我们自基地发射升空,至今已经500多年了。这期间我主要是以冷冻睡眠度过这漫长的光十陰十的。所以我的主观感觉,好像在飞船里才过了20多年似的。当然20年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处于失重环境里,体态虽未衰老,可我的十精十神状态却活脱脱像个老头了。这20年的岁月,几乎未使我的同伴莎莉发生丝毫的变化。她现在倒更显得青春焕发,朝气蓬勃。说是同伴,还不如说是女儿更确切些,而且像个急于摆脱父亲束缚的少女。
其实莎莉是一台装载的旅行者7号飞船上的机器人。她是宇航员兼观测员,十精十通所有宇航方面的工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助手。本来有了如此优秀的机器人宇航员,就不再需要我了。可是,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并不这样认为,大概他们不想把观测太空的重任,十交十给一个机器人吧。
旅行者7号是一艘超光速飞船。不过,飞船上尚未配备超光速通信设备。一旦被发射升空,在未返回地球之前,是不能与地面进行通讯联络的。如果发生意外,当然不能与人类商量对策。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在飞船上载上人类宇航员的。
说到底,我无非是当机械发生故障时,用于应急的备件而已。想到这些,心里总觉得有点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莎莉这个名字是我随便取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与我同期发射升空的宇航员们总喜欢给自己的机器人助手取个女十性十的十爱十称。我嘛,就赶了这个时髦。据说男十性十宇航员,与取个女十性十名字的机器人助手合作,其探测效果特别好。
机器人助手要善于理解和适应宇航员的十性十格,并随时调整自己。一旦组合在一起,数天后它们便适应宇航员的工作十习十惯,充分理解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宇航员的指令。这样便能保持宇航员的十精十力,以免在长期的宇宙飞行中感到疲倦。这在几十年主观时间里持续进行孤独的宇宙航行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已经旅行了6万多光年,途中观测了数不清的星十十团十十和各种天文现象。现在旅行者7号的位置处于包裹银河系的光晕的最外缘。这里,星球间的物质密度很低,周围行星稀疏,寥寥无几,根本看不见浓密的球状星十十团十十,偶尔仅能找到小规模的散状星十十团十十,MGG-010615号就是这种散状星十十团十十中的一个。
旅行者7号常在超光速空间和普通空间之间,转换着飞行,最高飞行速度曾达到0.5光速。所谓0.5光速是指与当时所处的空间内的光速之比而言。
如果在普通空间飞行的话,其速度相当于秒速15万公里。如果在百分之百的超光速空间飞行的话,那么0.5光速就是秒速150万公里了。
我们进行过最大级的跳跃,曾经进入过相当于普通空间的一千倍光速的空间。当飞船跳跃了相当大的距离后,再依靠运动惯十性十,逐渐转换到普通空间。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预定探测线的顶端,旅行者7号的速度已回落到0.5光速。这里离前一次探测的宇宙区域相距5000光年;这里地处银河星系的边缘,别说是星十十团十十,甚至连行星的物质密度都很稀薄。进行小规模的跳跃是毫无意义的,更没有必要进行过细的探测。
按预定计划现在船体应开始转向进入返航轨道,飞行控制中心早已进入了减速程序。正当我要决定返航时,却发现了那颗变异星十十团十十。
“只好改变计划了……”我说道。其实我们都明白,这并不需要讨论,必须靠近目标,探个究竟。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那行星1000光年前的情况。
莎莉见我犹豫不决,便催促道:“决定权在于你啊!”
“好吧!变更计划,设计新的轨道,飞船全力减速后对准088号行星,进入直线加速轨道。到达MGG-010615号行星附近之后,再次减速,然后进行定点探测。完毕后再进入返回基地的轨道。”
“什么飞行状态?”
“先进行900光年跳跃,然后按跳跃距离的1/10分段减速。并且进行接近探测,到达离目标10光年距离时,根据情况决定探测频十度。以上指令立即执行!”
“明白!”
仔细想起来,自发射升空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更改计划。我总觉得这种变更计划的事,迟早要发生。
三
旅行者7号是根据整个银河探测计划最后发射的一艘宇宙飞船。该探测计划包括用特宽波长进行全天候雷达扫描,直至用超光速飞船进行宇航探测。内容非常广泛,目的却很简单,就是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从全天候雷达扫描到发射旅行者7号,持续了数百年时间,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不过,我对该项计划持怀疑态度,我根本不相信在行星稀疏的宇宙空间,会有什么文明存在。如此兴师动众只会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我并不是由于厌世才这样认为的,而是有充分根据的。简言之,即使有可能存在着外星文明,但与宽广无垠的银河系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银河系中现存文明社会的数量,可以用7个变数的积来表示。这7个变数是:恒星的产生速度、行星系中的恒星比、行星系内部适合生命产生的行星数量、产生生命的概率、产生有智慧生命的概率、技术文明进步的概率、以及技术文明的寿命。
这些变数中的前六项,还有一些令人乐观的数值。可是最后一项,技术文明的寿命的数值,实在令人失望。最乐观地估计,其寿命也不过只有3000年。举个明显的例子,我们地球文明圈,不是已经进入衰退的阶段了吗。
当然,所谓的技术文明是指掌握了星际航行和通信技术的文明。如果尚未达到这种技术水平,即使接触到外星文明,也是毫无意义的。
根据以上算式来推算,银河系内存在着的文明的数量,充其量不过300左右。这恐怕是最乐观的数值,实际上可能只有这个数值的十分之一。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银河系内确实可能存在不同于地球文明的种族。可是,与其相遇的可能十性十却非常之小。即使发射更多的探测飞船,对于广袤的银河系来说,也只能探测极小的区域。能找到有生命的文明的概率几乎近于零。
我常常这样想,如此兴师动众是为了什么呢?地球文明已经步入衰落,依靠这种探测计划,是不可能拯救日益衰落的文明的。
当初听到这项探测计划时,我感到好笑。虽然有关当局未作详细说明,其目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无非是想刺激一下日益衰退和缩小的地球文明,乞求外在力量,来解决内在问题而已。
与其它征兆相同,这不正是日益衰退的文明临近终期的一个症状吗?——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也许有人要问我,为什么志愿加入探测队伍呢?这是因为,我对外星文明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将文明的寿命假设为3000年。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的文明不是明显处于衰退状态,大概不会超过3000年吧。考虑到人类移居宇宙后的历史,这个数字是比较妥当的。
当人类获得地球以外的居住地和生产据点时,已经过了2000年。而且还是旅行者7号发射时的数字,现在又过去了500年。
总之这2000年中,开始的1000年是扩大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以太十陽十系为中心,在半径为数百光年的宇宙区域里,到处建筑生活和生产据点,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每个人都对未来的1000年抱有热切的期望。
可是,这是文明的发展极限。过了1000年后,人口增加到达顶点,而能源消费还在无限制地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祖先的遗产行将耗光吃尽,入不敷出,逐渐难以支撑过于庞大的人口负担。
过了第二个1000年,慢慢才有转机,持续高十峰状态的人口,开始缓慢地减少。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要维持如此众多人口的生活,必将使全人类的生产力消耗殆尽。
关于衰退的原因,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有的列举局部热学函数的增大来说明居住区域内能源枯竭;有的列举单位空间内的质量与能源的平衡,来证明人口数量的上限;而社会学者则认为,一个系统的人类社会,由于过于迅速的膨十胀而濒临崩溃,从而失去开发新居住空间所需的机能;生物学者还主张,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已超过了可能共存的个体数的上限。
恐怕这些学说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学说推算出来的数值,也都符合文明寿命3000年这一假设。我将努力归纳出更有说服力的学说,即居住区域的体积与其情报密度的上限。具体地说,就是求出每一单位体积的空间内,能容纳的情报上限。假如设定出某一文明区域的大小,就能推算出适合人类运用的情报总量来,由此来论证地球文明圈里,情报方面已达到上限这一现实。
这个学说的独到之处,在于完全否定了人类的未来,明确地刻画出度过衰退的3000年之后,将会面临什么挑战。这一点其他学说都未曾涉及。不,他们是有意回避。其实很简单,3000年之后,人类将完全失去已经获得的领地。
我被发射升空时,正好是人类进入最后1000年的时期,显然推进这项探测计划的人类,想寻找其他文明来阻止自身的衰退。我认为即使找到了其他文明,也仅仅只能会论证3000年末期,真是难以想象,当我们回到地球时,人类是否还存在?
四
结束巡航速度已经过了10天,旅行者7号的加速十性十能并不太好。为此,要完成轨道变更程序得花些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在普通空间进行了探测工作。MGG-01615号星十十团十十在我们前面1000光年的地方,静静地放射着光芒。莎莉是对的,那颗088号行星是白矮星064号的相近连星体。而且064号行星在5000年前,确实位于远离3光年的宇宙区域里。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它发生移位的呢?我查阅了5000年前的资料,比较064号行星的光谱、假设质量、以及表面十温十度,结果都与088号行星的卫星相符。064行星原来的位置周围并无异常现象。
假设064号行星具有自身的动能,自行向088号行星靠近的话,那么它在5000年间移动了3光年的距离;其速度将是每秒180公里左右。显然这是个相当荒谬的假设。
退一步说,在星十十团十十中,这颗行星确实具有如此大的动能,那为什么064号行星上没有留下这种痕迹呢?仅仅以088号行星的质量,是不可能吸引064号行星的。088号行星不过是一颗极其普通的主系列星体。即使有其他行星向它靠近,也会产生相斥现象,立即被撞离原有轨道。更何况088号行星的位置,在5000年里未曾发生过任何变化。
再假设088行星的质量相当巨大的话,也不可能捕获064号行星。因为,这二颗行星,从一诞生起就是连星体,如果一颗捕获了另一颗,就成不了二体运动的连星体。只有一个可能十性十,就是在这连星体以外,还存在着看不见的大质量点。
“上面肯定有黑十洞!”正在分析来自星体电磁波的莎莉肯定地说道。
我当即同意她的判断。因为连星体正放射十出大量的X射线,这表明它绝不可能是颗单纯的中子星。
“真有黑十洞的话,那一定是个复杂的结构!包括那主系列星体、白矮星以及那黑十洞,这些东西都按照极其复杂的规律运动着。能推断那黑十洞的质量吗?”
应该依据恒星的颤十动程度来计算出隐藏在它周围的质量。可是,莎莉却迟迟不回答我。——真是个难以捉摸的星十十团十十!我反复思考,又重新分析了星十十团十十周围的形态:行星的数量总共有100颗左右,处于包裹银河圆盘的晕的最外侧,是银河边缘星十十团十十,其形状好象正在吸收周围稀少的星间物质似的。而离它最近的星十十团十十也相隔1万光年的距离。
那么这颗远在银河边缘,并不太引人注目的星十十团十十,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莎莉的回答声使我醒悟过来,她疑惑地说道:“不止一个呀?有许多轨道,简直确定不了,都围绕着那个连星体。”
“什么?”
“在那连星体周围,隐藏着许多黑十洞,数量太多,从这里无法探测清楚。”
我摇了摇头,实在无法一下子明白她说的意思。我提高嗓门问道:“什么?隐藏着许多黑十洞?实在难以解释,如此小的连星体周围,竟存在着如此巨大的质量?这种状态肯定是极不稳定的。”
“单个质量并不太大,加起来就相当大了。可主体行星只有一个啊。”
“会不会搞错?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如此小的黑十洞啊?”
“那不是自然形成的黑十洞,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我沉默了。莎莉表现出少有的兴奋,这太令人吃惊了。不要忘了,她本来并无自我情感,仅仅是这艘飞船的机器人助手啊!即使通报重大情况,也不会用如此兴奋的语调讲话的。
我竭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可能刚才我过于镇静了,莎莉才表现得那么兴奋吧;也可能是因为高兴吧;不管怎么说,她今天的表现太反常了。
“你怎么会这样认为的?”
“那连星体是为了对外通信才被特意制成的;也就是说,为了向外传达自我存在,才制造出来的。”
“等等,你慢慢讲。你认为在那星十十团十十上的生命,想要向外传达自我存在的信息,才特意制成那连星体的?”
“并不仅仅是这样。”说完,莎莉停顿了一下,像是要镇静一下自己的兴奋情绪。接着她又用平常那种冷静的口吻说道:“你看,那连星体正在播发信息。”
说着,莎莉在主显示屏上显示出连星体的光度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星体的高度也在变化,呈一种周期十性十的变化。这种发光现象,在一般的相近连星体中是常见的,即:按公转周期改变其自身的亮度。那颗连星体也同样,呈规则变化,隔一段时间,由明到暗;再隔一段时间,由暗变明。可是它的变化形式并非简单重复。每次明暗变化的时间间隔有所不同。也就是,重复一次明暗后,时间间隔延长了;再一次明暗变化后,时间间隔又缩短了。
我终于明白了它的变化规律。那连星体就像灯塔似的,确实在传送着某种信息。
“这不是偶然现象……088号行星和064号行星都是那连星体的一部分,也都在进行周期十性十的变化……”
“当然不是偶然现象,那变光时间间隔呈3……4……5……之比,非常十精十确地反复着。”
情况确如莎莉所说的那样,如果它们确实为了传递某种意图,特意制作出变光系统的话,那一定是向全宇宙传送。可是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般行星的轨道参数都取简单整数,我想以此解释连星体的变光规则。它虽然是颗含有黑十洞的多体运动星体,但也许有整数比的解,所以整数比的时间间隔出现变化就不足为怪了。”
“这并非如此简单吧!”莎莉冷冷地说道。
她的声调比平时更低沉,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我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找到那个连星体的变光结构了。可能有生物居住在星十十团十十的某个地方,先吸引了3光年远的白矮星,然后再制成黑十洞,形成了相近连星体,再以3……4……5……简单的彼得格拉斯整数比使它变光。”
“你真的认样认为?”
我无言以对。其实,我心里也不认为这是偶然现象。可是,要证明刚才说的假设,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又解释道:“我还说不准,至少仅仅依靠这些资料,是很难下结论的。”
莎莉沉默了。我觉得思路又有一点发展,便补充道:“再靠近一点观测,可能会搞清楚。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只是1000年前的景象。”
莎莉没有作声,凭直觉我似乎听到了她内心的叹息声。
五
我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不知名的海滨大道上,正与一位不相识的女人散步,好像还谈了些什么。可是,怎么也想不起谈话的内容。
真是个怪梦!那女人到底是谁呢?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可总觉得似曾相识。实际上我已经二十年没见过任何人了。可是,连续好几次做这种内容相同的怪梦。
我还未曾降落在地球上,也未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是平时查阅有关环境资料录像时,偶尔看到过类似的图像。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心理状态不稳定所导致……
我的意识渐渐清醒了,视觉、听觉也恢复了,但思维还有些朦朦胧胧。突然耳边传来莎莉的声音:“脉搏正常,血压正常,体十温十正常,呼吸正常……”然后她换了声调说道:“您早,船长。飞船正在执行任务,方位显示在显示屏上,其他一切正常。”
哦!我想起来了,真的,那女人就是莎莉!难怪总觉得在哪里见到过,又觉得有些不同之处,嗯,那女人的声音不像莎莉。怎么会跟她一起散步呢?……
想起来真有点难为情,正如被母亲发现遗十精十的少年一样。还是趁目前脑子还清醒,赶快吸点镇定剂,以免作出不够冷静的指令。
我钻出冬眠用的茧形睡舱。莎莉的工作总是做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我赶紧擦了擦脸,穿上衣服,进入指令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