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爱吃苹果馅饼吗?》作者:冈采夫(2 / 2)

明赫是心理学家,是我们这个组的组长,和他一起工作真令人愉快。他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抓住要害,随即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能很快理解我和马克对他所说的话,能把自己的想法用程序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是很难得的。

他对编制这种审讯程序的迷恋不亚于我和马克,也许还更深一些。对我和马克来说,程序不过就是程序,是电脑和人的相互十交十往;但对心理学家明赫而言,它却意味着全新的心理科学的突破,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惊人的发现。

我们在安全部侦查局工作,侦查局的任务就是与形形色十色的罪犯作斗争。我们的程序能大大提高办案的效率。不必采取暴力,不用对嫌疑人施加压力,用不着进行损害自尊的审问或当面对质,只要事先准备好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材料,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程序就能保证查明真相。这是侦查工作的一大转变,是和罪犯斗争的一大进步。我认为我们是在为公众的利益而工作,直到最近,我依然还相信这一点,不过明赫和马克的死却……

“您常常去大学吗?”

真奇怪,当我理解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时我甚至都发十抖了。我下意识地等待程序提出这个问题,但又在害怕它。明赫是从大学来的,可那又怎么样?我自己也曾在大学工作过,马克也是这样的。我们小组的大多数人都是大学的毕业生……停一下!我好像有点明白了。真奇怪,我怎么就忘记有次和上校谈话呢?我从来不认为它有什么特殊的含意,但那次谈话突然出现在我脑海中——我们的程序就有这个本领,它能使遗忘的事物变得更加鲜明。

不过程序当然不会关心那些无用的回忆,我很了解这一点,比任何人更了解。这个问题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在它后面无疑有着更深刻的含意。

那一次上校和我谈话时,他也提出过相同的问题。他当时问我:“您经常去大学吗?”好像他并不了解这一点似的。其实我早就知道我们小组的人都在受到秘密的监视,其内容包括我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十爱十好和恋人等等,一切情况都会汇总到上校那里。我了解到这些情况纯属偶然,但我佯作不知,因为我们这里是一个严密的组织。

那次的谈话内容后来转移到明赫身上,我直到后来才醒悟到是在谈论明赫。上校老十奸十巨滑,在这方面他一点也不比我们的程序差,从不让人知道他的真实目的,不过我还是明白了。他对明赫在大学主持的课堂讨论感兴趣。我去参加过两次,他们讨论过一些相当有趣的问题,也算是离经叛道吧,我甚至为无法坚持参加而感到惋惜。而上校嘛……看样子他已经从手下的密探打听到了一些什么,所以决定再从我这里了解课堂讨论的内容。

也许上校并不仅仅问过我一人,不过我们中间只有我才去参加过——别的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特别的兴趣。从我这里所听到的事情也许会形成上校的某些观点,我知道上校素来不无的放矢,只要他的观念一旦形成,以后就会采取行动……

“No。”——我回答。总之我现在是不会再去大学了,那里没有我的事情,我也没有时间。我再也不愿去回忆它,要担心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您喜欢靠拍马屁升官的人吗?”

真是愚蠢之至的问题!

“Yes。”——我故意这样挖苦地回答。电脑是会考虑到我的情绪的,这也是程序突破心理防卫的一种手段,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说明模拟审讯进行得很成功,可是我还是高兴不起来。

而且这问题提得很不简单。明赫死后,是谁来代替他的位置呢?是施莱格尔,一个典型的拍马屁的家伙,是属于那种靠真才实学根本不能提升的人,这完全是因为他特别听话。

马克很快就让施莱格尔从我们这里调走了,马克真行。但是老实说,他最好别这么干。施莱格尔什么也不会损失,他是个不倒翁式的人物,倒霉的只是我们。这问题使我越来越不安,而马克也……从他在去世前夕给我看的一篇文章,就能说明问题了。

“那篇文章烧掉了吗?”

“No。”——我很快地答复道,甚至答复得太快了。为什么要回答No呢?我本来是应该回答Yes的,不过现在这还有什么区别?我知道这不属于修辞范畴,也不是文学上的什么共鸣,而是极为严酷的现实问题。

我突然感到在程序面前完全无法自卫,连我的嘴巴都在干涩发苦。

那篇文章当然已经烧了,真的烧了。火焰很旺,还冒着黑烟——盥洗室的墙上至今还留着烟熏火烤的痕迹。

我在当天睡觉前把那篇文章读了,当时就觉得很不对头。类似的思想绝对不该出现在在安全部门工作的马克身上,万一上校知道更不得了。马克……难道他竟如此天真,还准备把那篇文章送出去发表吗?任何编辑只要刚一读标题就会马上退稿,马克连这一点都不懂?

我打算第二天再和他好好谈谈,但是他出去办事了。当我第二天下班回家时,也许是我敏十感,或许是我眼花,我觉得我家里显然有人来过,非常细心地动过了我的东西,当然什么也没有缺少。但是马克的那篇文章是在桌上,和其它东西摆在一起的。它很可能被人读过,还可能被拍了照。这是在我家里进行的一次搜查,搜查是合法的,他们肯定带有搜查证。

于是我急忙去了盥洗室,还带上火柴……

过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想把这一切都通知马克,不过没有机会。整整一天我没有任何单独和他在一起的机会,而且在单位里谈论这些事情也很危险。他下班较早,他走后,上校把我叫了去。

不,我真的不想再回忆下去了!

“您犯下背叛行为了吗?”

程序正该如此,一下切中要害!程序应该就像现在这样工作,使我感到自己是个被揭发的罪人。提问——回答,提问——回答,表面上毫无意义,似乎是在玩电脑游戏,但突然会提出本质问题,于是罪犯就恐惧得发十抖,他发觉自己已经原形毕露。

“Yes。”我回答说。是的,我背叛了。因为否则我自己就要大祸临头……我不能让自己再去步马克的后尘。马克已经完了,在和上校谈话过程中我就知道了这一点,而我个人的命运也只取决于我的回答,马克的命运已无可挽回。

不,我没有出卖他!我没有对上校说出我们过去之间的谈话,没提到他的文章,也没有十交十代马克打算毁掉程序的计划。这一切上校都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我的态度,而他也得到了完全肯定的回答。当时我从他办公室出来,回家吃了晚饭,看了一会电视,就躺下睡觉了,尽管我根本睡不着。

我没有打电话给马克,我也没有去警告他,这证明我已经犯下了背叛行为。

就算这样做了也没有意义,反正我也救不了他,因为他已经死了,他死在卡车车轮之下,看来上校特别十爱十好卡车。出事地点离开机关只有两个街区的距离,死亡时间就在上校把我叫去谈话的时候,但是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尤其是程序还在向我提出这些愚蠢的问题。

“您喜十爱十鲜艳的颜色吗?”

“Yes。”

“猴面包树是长在非洲的吗?”

“No。”

“红海里有海豚生存吗?”

“Yes。”

“Yes——No”,“Yes——No。”我甚至不再去看屏幕,只是机械地按动键盘,隔了好久以后我才抬起头来。

“您是在看屏幕吗?”这句话写得几乎充满整个屏幕。于是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答说“Yes”,一直到它重新工作为止。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当程序已经迫使我承认是个可鄙的变节的人以后,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我留下还能干什么?

当程序重新提出那个已多次提出并失去意义的问题时,我放声狂笑:“您十爱十吃苹果馅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