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作者:[英] 阿瑟·C·克拉克(1 / 2)

Mick译

编者按:阿瑟·C·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也是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之一。《救援队》发表在1946年5月号的《惊奇故事》上。它让克拉克在科幻界崭露头角。

和克拉克的其他小说一样,这篇小说以准确的科技描写和富于哲思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小说还向我们揭示,科幻小说不仅能够用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还可以用鼓舞人心的力量打动读者。

这事该怪谁呢?三天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阿尔瓦隆心头,可他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如果是另一个没这么高尚睿智的种族,肯定不会想这么多,只把责任全推给命运的捉弄,敷衍了事。但是,自从历史开端之日起,从那超越时间的未知力量把宇宙圈入时间之墙开始,阿尔瓦隆的种族就一直是宇宙的领袖。他们的种族被赐予了无穷无尽的知识——而无穷的知识也意味着无限的责任。星系管理中的任何疏忽和错误都将归罪于阿尔瓦隆和他的种族。而这次可不只是小小的错误,这是宇宙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船员们仍然被蒙在鼓里。即便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副船长鲁根,也仅仅知道一部分真相。但是,那颗注定要毁灭的星球现在距离他们只有十亿公里了。再过几个小时,他们就将降落在这个星系的第三颗行星上。

阿尔瓦隆再一次阅读了来自基地的信息,然后,他用人类的眼睛无法看清的动作挥动触须,按下“全体注意”的按钮。在这艘船身长达一英里、呈圆柱体形的S9000号银河调查飞船上,来自宇宙各个种族的船员全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聆听船长讲话。

“我知道你们都在猜想,”阿尔瓦隆说,“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调查任务,全速驶向这片区域。部分船员也许清楚,这样的全速前进意味着什么。这将是我们飞船的最后一次航行。飞船加速器已经有六十个小时满负荷运转。要是我们还能依靠这艘飞船返回基地,只能说明我们走运。

“我们正在靠近一颗即将成为新星的恒星。它将在七个小时之后爆发,还有一小时的不确定十性十延误时间,留给我们的勘探时间最多只有四个钟头。这个星系里大概有十颗行星即将被摧毁——而第三颗行星上存在文明。这个情况直到几天之前才被发现。我们的任务就是跟这颗行星上那个在劫难逃的种族取得联系,如果可能的话,救出该种族的几位成员。这是一次悲剧十性十的任务。我知道,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单凭一艘飞船的力量,我们做不了多少事情。可是,在新星爆发之前,再没有别的飞船能赶到这个星系。”

随之而来的是长久的沉默,巨大的飞船悄无声息地驶向前方的星系,船员们全都凝神屏息,一动不动。阿尔瓦隆知道他的同伴们在想什么,他回答了他们那些没有说出口的问题。

“你们一定在想,这样的灾难,这样史无前例的浩劫,怎么可能发生。有一点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事不能怪星际调查局。

“正如你们所知,我们的舰队现在拥有一万二千艘飞船,我们有能力对银河系内所有八亿个拥有行星的星系进行每百万年一次的例行检查。在一百万年时间之内,大多数星系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不到四十万年前,S5060号调查飞船检查了我们正在接近的这个星系的行星。他们没有在这里的任何一颗星球上发现智能生命,不过,第三颗行星上拥有大量动物,还有另外两颗星球上曾经存在生命。他们递十交十了例行报告,下一次检查该星系要等到六十万年之后。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从上次调查结束后,这颗星球上的智能生命在短暂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内发展起来。当编号为X29.35、Y34.76、Z27.93星系的库拉斯行星上接受到未知无线电信号时,我们才首次得到这个信息,随后我们对这些信号的方向进行了测定。那些信号就来自我们前方这个星系。

“库拉斯星距这里有两百光年,所以这些电波在传播路程中经历了两个世纪。这说明至少在这两百年前,这儿的某颗行星上曾经存在文明——能够完成发射电波这类事情的文明。

“我们马上用望远镜对这个星系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该星系恒星的状态极不稳定,它即将变成新星。这颗恒星随时都可能爆发,而且很可能在它的光芒传向库拉斯星的两百年间,它早已爆发。

“随后,设在库拉斯二号行星上的超高速扫描仪聚焦该星系进行探测。结果显示,新星尚未爆发,不过也等不了几个钟头了。如果库拉斯星跟这颗恒星之间的距离再远上零点几光年,我们将永远无法在该星系的文明被毁灭之前知道它曾经存在过。

“库拉斯星的行政长官立即与战区基地取得联系,我受命前往这个星系。我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个在劫难逃的种族.尽可能地拯救它的成员。当然,前提是现在还有幸存者。不过我们认为,一个掌握了无线电通信的文明一定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可能早已急剧上升的十温十度的影响。

“母船和两艘巡逻艇分别探测行星的一个片区。托卡里负责一号片区,奥罗斯特负责二号片区。可资利用的时间不到四个钟头。他们必须在最后时限到来以前赶回飞船。无论他们有没有返回母船,飞船都将按时离开。我马上在控制室给两位指挥官下达详细指令。

“通话完毕。我们将在两小时后进入行星大气层。”

在这颗曾经被称为地球的行星上,火焰正渐渐熄灭。这颗星球上可以燃十烧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森林曾经像海十浪十一样泛滥整颗星球,把城市围在当中,如今却全都变成了通红的木炭,它们焚烧时升起的青烟还在空中弥漫。但最后的时刻尚未来临。行星表面的岩石还没有开始熔化、流淌。透过迷雾,星球上的各个大洲隐隐可见,对正在接近行星的飞船上的乘客来说,那些大十陆的轮廓是陌生的。他们手上的地图描绘的还是十多个冰川纪、无数次大洪水之前的地球,早就过时了。

S9000号经过了木星身畔,一眼就能看出,在这颗星球上那正在恒星的高热下猛烈喷十发的、由压缩碳氢化合物构成的半气态海洋之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他们忽略了火星和其他外层行星,阿尔瓦隆意识到,比地球更接近恒星的那些行星可能已经开始熔化。他忧心忡忡地想,这个未知种族的命运很可能已经终结。在内心深处,他甚至觉得那样也许反而更好。他的飞船只能搭载几百名幸存者,而如何从这个种族的成员中挑选幸存者,一直是令他头痛的难题。

通讯官、副船长鲁根来到控制室。他抓紧时间,试图在飞抵地球之前的最后一个小时和地球上的文明取得联系,可是却毫无进展。

“我们来得太迟了。”他沮丧地说,“我监测了所有的频率,可毫无结果,只有我们的通信台的信号和从库拉斯星传来的两百年前的老节目。这个星系里永远不会再有什么发射信号的装备了。”

鲁根走向巨大的观测屏,任何两足动物都别想模仿他那优美流畅的步态。阿尔瓦隆什么也没说,他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控制室里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观测屏占据。那巨大的黑色方框能够展现出无限深邃的图景。鲁根轻轻用三根纤细的触须拂动控制按钮。这些触须干不了沉重的体力活,但十操十纵起仪器来却得心应手。屏幕上立刻亮起上千个光点。鲁根调整着控制器,屏幕上斗转星移,最后镜头对准了这个星系的恒星——太十陽十。

任何地球人肯定都认不出此刻占据整个屏幕的庞然大物。太十陽十放射十出的不再是白色的光芒,它表面绝大部分都被巨大的青紫色云彩所覆盖,长长的火焰穿透云层,蹿入太空。有一束火焰伸出外层的光球,跃入闪烁的日冕。它就像一棵植根太十陽十表面的大树,高达一百万英里,流淌的火焰是它的枝条,这些“树枝”正以每秒数百英里的速度扫过太空。

“我觉得,”鲁根说,“你太相信那些天文学家的计算结果了,毕竟——”

“哦,我们是绝对安全的。”阿尔瓦隆满有把握地说,“我和库拉斯天文台通过话,他们又用我们飞船上的仪器再次作了检测。那一小时的不确定十性十延误时间其实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过他们是不会告诉我准确数据的,以免我一直拖到最后关头才离开。”

他瞥了一眼仪表盘。

“驾驶员现在应该把我们带入大气层了。请把屏幕调回这颗行星。啊,他们启程了!”

脚下一阵震动,低沉的警报声响了起来,不过很快一切都归于平静。在观测屏上,两艘船体细长的飞船窜向不断十逼十近的地球。它们肩并肩地航行了几英里,然后分道扬镳,其中一艘飞向行星边缘,转眼之间消失在星球背面。

比那两艘巡逻艇庞大上千倍的母船缓缓没入肆虐于地球表面的风暴之中。狂风此刻正撕扯着被人类抛弃的城市。

奥罗斯特指挥的飞船驶入了黑夜笼罩的半球。和托卡里一样,他的任务是拍照、记录,并向母船报告行动的进展。这艘小小的巡逻艇容不下标本和更多乘客。如果他跟这颗星球上的居民取得联系,S9000号会马上赶到。他们没有任何商谈的时间。如果出现麻烦,救援行动将以武力开道,行动结束之后再作解释。

极光舞动在大半个地球上空,巡逻艇下那些破碎的土地被摇曳不定的怪异光芒笼罩着。但是,巡逻艇观测屏上的图像不受其他光线干扰,它清晰地呈现出一个荒凉的瓦砾场。这里好像从来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这片不十毛十之地应该有个尽头。奥罗斯特把速度调到极限,这是他在浓密的大气层中敢于采用的最高速度。

巡逻艇在风暴之中穿行,不久,碎石密布的荒漠开始抬升。一片高大的山脉出现在前方。山顶笼罩在烟尘弥漫的云朵之中。奥罗斯特将扫描器对准地平线,观测屏上充满威胁的山脊似乎伸手可及。他开始十操十纵飞船向上爬升。此情此景让他觉得这片土地毫无存在生命的希望。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改变航向,但最后还是决心坚持下去。五分钟后,他的决心得到了嘉奖。

几英里以下矗十立着一座被削平的山峰,它的峰顶被一项巨大的工程夷为平地。一个结构复杂的钢架从峰顶岩石中伸出,跨越了整个人工平原。巨大的钢架支撑着无数机械设备。奥罗斯特让飞船停止前进,往山顶盘旋下降。

多普勒效应①引起的模糊消失了,观测屏上的画面轮廓分明。那些钢架上撑起了几十面巨大的金属镜子。它们全部直指天际,与地平线呈四十五度角。所有的镜面都略微凹陷,镜面中心装有复杂的机械装置。这个巨大的方阵似乎带有某种含义,每个镜面都准确地指向天空中的某一点——也可能是太空中的某个点。

奥罗斯特掉头看向他的伙伴。

“看起来好像是个天文台。”他说,“你们以前见过这类玩艺儿吗?”

触须繁多、长着三条腿的克拉腾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来自银河系边缘的球状星十十团十十。

“这是通讯装备。那些反射镜是用来汇聚电波束的。我在一百多个其他星球上都见过这类装备。这甚至有可能是库拉斯行星上收到的信号的来源——不过可能十性十不大,这么小的镜子汇聚的电波束肯定很微弱。”

“这就是抵达之前鲁根探测不到信号的原因。”来自塔尔根行星的孪生兄弟之一,汉舍二号补充道。

奥罗斯特对此无法苟同。

“如果这是个无线电台,那它一定是用于行星间通信的。可你们看那些镜面所指的方向。我不相信一个两百年前刚刚掌握无线电波的种族能做星际旅行。我的种族可是花了六千年才办到。”

“我们用了三千年。”汉舍二号十温十和地说,他刚好抢在孪生兄弟之前开口。眼看着一场争吵即将无法避免,这时,克拉腾开始兴奋地挥动他的触须。在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他已经启动了自动监视器。

“收到了!听!”

他打开一个开关,小小的船舱里顿时充满嘈杂的呜呜声。尽管音调不断变化,但是某种难以名状的特征却贯穿始终。

四名救援队队员专心致志地聆听了一分钟,然后奥罗斯特说:“这显然不是什么语言!没有哪种生物发音有这么快。”

汉舍一号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是个电视台的节目。你说呢,克拉腾?”

克拉腾没有反驳。

“没错,每个镜面发射的节目好像都不一样。我想知道这些信号发射的目标。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些电磁波束的尽头肯定是这个星系的另一颗行星。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确定。”

奥罗斯特联系了S9000号,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鲁根和阿尔瓦隆都极其兴奋。他们马上查看了天文档案。

结果令人惊讶——同时也令人十大失所望。另外九颗行星中没有一颗处在信号传播的方向上。这些巨大的镜面好像瞄准了虚无缥缈的太空。

看来结论只能有一个,克拉腾是第一个把它说出来的。

“他们曾经拥有行星际通信。”他说,“但现在通信站已经被抛弃,信号传输也已经失控。只是设备没有关闭,仍然处于被抛弃时的状态。”

“嗯,我们很快就可以查清楚。”奥罗斯特说,“我马上让巡逻艇着陆。”

他将飞艇缓缓降下,艇身降到金属镜面的高度,然后继续下降,最后停在山顶的岩石上。几百码开外有一座白色的石头建筑,坐落在迷宫一般的钢铁支架底下。那座建筑没有窗户,但朝向他们的这一面开了很多道门。

奥罗斯特看着他的同伴们穿上防护服,心里很希望自己也能跟去。可是必须有人留守巡逻艇,以便随时和母船保持联系。这是阿尔瓦隆的明智决定。没有谁知道,在一颗首次被勘探的星球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生死关头。

三名救援队队员小心翼翼地走出气闸,调整了防护服的反重力场。然后,这支小小的队伍开始向那座楼进发。队伍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行走方式。汉舍兄弟领头,克拉腾紧随其后。克拉腾的重力控制器显然出了问题,他一跤跌倒在地,让另外两位同伴乐不可支。奥罗斯特看见他们在第一道门的门口停留了片刻——随后,那道门缓缓开启,他们的身影隐没在房门里面。

奥罗斯特耐心地等待着,风暴向他席卷而来,空中的极光越来越绚丽夺目。他在约定的时间跟母船联系,立即得到了鲁根的回应。他想知道另一个半球的托卡里进展如何,但在太十陽十爆发前夕,地球上电闪雷鸣,他无法穿透雷电和同伴联系。

克拉腾和汉舍没用多久就发现,他们的理论基本上没错。这座建筑是个被抛弃的无线电台。在这里,一间大厅连接着无数个小办公室。大厅里的一排排电子设备直向远方延伸而去,成百上千个控制面板上灯光闪烁。在一个巨大的真空管道内,各种元件隐隐发亮。

这种情景克拉腾早已司空见惯。他的种族制造的第一台无线电设备已经埋入十亿年前的地层中,变成了化石。人类拥有电子设备的历史仅有几个世纪,根本无法跟他的种族相提并论。

勘探整座大楼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开着记录仪。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座被抛弃的电台一直在播放节目。可这些节目从何而来?他们很快便发现了总控制台。用它可以同时控制几十套节目,可这些节目的来源却随同那些错综复杂的电缆一起消失在地底深处。在S9000号飞船里,鲁根正试图分析这些节目,他的研究也许能揭开它们的来源之谜。可要想探究穿透了几片大十陆的电缆的走向,几乎毫无可能。

救援队没在这座废弃的无线电台十浪十费太多时间。他们在这里毫无进展,他们是来寻找生命,而不是来作科学探索。几分钟之后,小小的巡逻艇迅速从这片高地升起,向着群山背后的平原飞去。留给他们的时间还剩下三个小时。

谜一般的镜面渐渐从视野中消失了。奥罗斯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在飞船里等待的时候,那些镜面好像稍稍调整了一下角度,以适应地球的自转。这该不会是他的幻觉吧?他不得而知。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也没太在意。这只能说明电台的定向系统勉强还能运转。

十五分钟之后.他们发现了城市的踪影。那是一座宏伟的大都市。它依水而建,但如今,河流早已消失,在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间,在那横跨河面的桥梁底下,只剩一道丑陋的伤疤,从城市中间蜿蜒而过。

即便是从天空鸟瞰,也能一眼看出这座城市已经被抛弃。可只剩两个半小时了,他们无法作进一步勘探。奥罗斯特下定决心,准备在他所能看见的最大的建筑旁着陆。根据合理的推测,有些生物会将最坚不可摧的建筑当作庇护所,他们能在那儿安全地待到最后一刻。

但是,这颗星球上最深的洞十穴十——即地球的中心——也无法在浩劫来临之际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就算这个种族抵达外层行星,也只能将最终的时刻向后推延几个钟头,那横扫一切的冲击波很快就将吞没整个太十陽十系。

奥罗斯特不可能知道,城市并非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前被抛弃的。早在一个世纪之前,众多城市就已经无人居住了。直升飞机带来便捷的全球十交十通之后,延续了无数代的城市文明就注定走到了尽头。又过了几代人的时间,大多数人类都移居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田野和森林,便捷的十交十通使他们能在一小时之内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新的文明拥有从前人类闻所未闻的机械和能源,但绝大多数人却都过着田园生活,不再像几个世纪之前的人那样困守钢筋混凝土丛林。那些被保留下来的城市是专门的研究中心、行政中心或者娱乐中心,其余的城市则被抛弃,任其自生自灭,因为拆除它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全球规模最大的十多个城市,以及古老的航天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它们将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未来。但是,那些以蒸汽、钢铁和陆路、水路运输为基础的城市,则随同滋养了它们的行业一起消失了。

因此,当奥罗斯特在巡逻艇里等待的时候,他的伙伴们正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走廊里快步穿行。他们给这个被抛弃的地方拍了很多照片,但却没有找到曾经使用这些建筑的生物的一丝踪迹。这幢大楼里有图书馆、会议厅和成千上万间办公室,但所有的办公室都空空荡荡,尘封已久。要不是他们在那座山顶上发现了无线电台,这些救援队队员肯定会以为这颗星球几百年前就已经无人居住了。

在漫长的等待中,奥罗斯特试图想象出这颗星球的居民的去向。也许他们明白逃离纯属徒劳,于是自十杀了。也许他们在地球内部建起了巨大的避难所,现在千百万个幸存者正蜷缩在脚下,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他开始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了。

到了最后,不得不下令结束勘探时,奥罗斯特简直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很快他就会知道托卡里的救援分队有没有十交十上好运。他现在急于返回母船,因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越来越焦急不安。库拉斯星的天文学家会不会搞错了?只有重新返回S9000号的船舱时,他才会感到心情愉快。当他们进入太空,把这颗不祥的太十陽十远远抛在身后时,他会更加愉快。

伙伴们一进气闸,奥罗斯特就将巡逻艇升入空中,指挥巡逻艇向母船靠近。然后他转头面向伙伴们。

“嗯,你们有什么收获?”他问。

克拉腾拿出一大卷帆布,把它铺在地板上。

“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他轻描淡写地说,“只长着两条腿、两只胳膊。尽管如此,他们似乎仍然行动自如。他们也只长了两只眼睛,除非后脑勺还长了一只。这可能是他们留下的唯一一件东西,能找到它完全是靠运气。”

那幅古老的油画冷冷地凝视着这三个正专心致志盯着它看的生物。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因为它毫无价值,它才得以保存至今。城市被遗弃的时候,没有人想到需要搬走奥尔德曼·约翰·理查兹(1909~1974)的画像。一个半世纪以来,它一直被尘封在此,而在此期间,人类在远离古老城市的天地里,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明。

“这基本上是我们能找到的全部东西。”克拉腾说,“这座城市肯定已经荒废了很多年。我担心这次救援行动完全是白费工夫。要是这颗星球上真有什么生物,那他们也藏得太隐蔽、太难找到了。”

指挥官不得不同意这个看法。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说,“如果我们有几个星期,而不是几个小时,那还有可能完成。就我们所知,他们甚至可能把避难所建在海底之下。这一点似乎还没有谁考虑过。”

他匆匆瞥了一眼指示器,修改了航向。

“我们五分钟之后到达。阿尔瓦隆的飞船好像飞得很快。我不知道是不是托卡里找到了什么。”

S9000号悬浮在一片火光熊熊的大十陆上方几英里的空中。当奥罗斯特的巡逻艇停靠在母舰上时,离最后时限只剩下三十分钟了,现在得抓紧时间。他训练有素地将巡逻艇驶入停泊管道,随后,救援队员们走出了气闸。

不出奥罗斯特所料,一小群船员正等待着他们归来。但他马上看出,朋友们来到这里并非纯粹出于好奇。没等开口说话,他就意识到出了问题。

“托卡里没有返回。他的队员失踪了,我们得去救援他们。马上跟我们到控制室去。”

从一开始,托卡里就比奥罗斯特幸运。他避开了太十陽十夺目的光芒,沿着曙光初照的地带前进,最后,他来到了一片内陆海沿岸。这片新近挖掘的海是人类最后的杰作之一,一个世纪之前,这片被淹没的土地还是沙漠。再过几个小时,这片土地会再次成为沙漠,因为海水正在沸腾,大十十团十十大十十团十十的蒸汽直向空中升去。但它们遮蔽不了那座宏伟而美丽的白色城市,那座城市就矗十立在海边,俯瞰着这片没有潮起潮落的大海。

飞行器仍然井然有序地停泊在托卡里着陆的广场周围。这些飞行器非常原始,但是造型优美,以螺旋桨作推进装置。这儿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但这里的气氛让你感到地球生命离得不会太远。窗户里面映出了点点灯光。

托卡里的三位同伴迅速离开巡逻艇。若要论资排辈,提新纳德利当之无愧是这支小分队的队长,他和阿尔瓦隆本人一样,都来自银河系某颗中央恒星的行星。接下来是阿拉卡勒,他来自宇宙中一个最年轻的种族,而且以此为荣。最后是来自帕拉多星系的奇异生物。和他的所有同类一样,他没有名字,也没有独立的身份,尽管他能够活动,但他只是种族意识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细胞。在探索宇宙无穷无尽的星球的过程中,他和他的同胞分散到了宇宙的各个角落,但某种未知的纽带仍然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像人类身十体中的细胞一样紧密。

当一个来自帕拉多星系的生物说话时,他的自我称谓总是“我们”。帕拉多的语言中没有第一人称单数,也不可能有。

救援队队员们被这座宏伟建筑的几扇大门拦住了,尽管人类的三岁小孩儿都知道开门的诀窍。提新纳德利没有十浪十费时间,马上用便携式通讯器呼叫了托卡里。托卡里用巡逻艇上的武器瞄准,三名救援队队员则躲到一旁。一阵耀眼的火焰直冲门框,一道几乎无法看见的亮光闪过,巨大的铁门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急如焚的救援队员冲进建筑时,门旁的石头还在隐隐发亮。他们携带的照明仪器投射十出光柱,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其实根本不用照明。他们面前是一个庞伟的大厅,天花板上的一行行灯管将这里照得一片雪亮。大厅两侧各有一条长廊,前方富丽堂皇的主楼梯直通向第二层楼。

提新纳德利犹豫了片刻。两条走廊看上去没什么差别,他随便选择了其中一条。

生命就在附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现在看来,他们随时可能与这颗星球上的生物相遇。如果他们表现出任何敌意——就算是这样,也实在不能怪罪他们——就会马上尝到麻十醉十槍的厉害。

救援小分队进入第一个房间时,空气简直都要凝固了。发现房间里除了机械以外基本上空无一物时,他们这才放松下来。一排排机器悄无声息地矗十立于此。顺着房间排列着成千上万个文件柜,它们筑起一堵一眼望不到头的墙。除了文件柜和机器之外,房间里没有一件多余的家具。

阿拉卡勒总是三名队员中行动最迅速的一个,他已经开始搜查那些文件柜了。每个文件柜里都装着九千张薄而坚韧的卡片。卡片上打着数不清的孔洞。帕拉多星人十抽十出其中一张卡片,阿拉卡勒记录下这儿的情景,还给那些机械来了个特写。然后他们离开了这个巨大的房间。这里是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奇迹之一。但它对救援小分队的成员来说毫无意义。那套功能绝妙的霍尔瑞斯②人类分析器和记录了这颗星球上每位男人、女人和儿童信息的五十亿张穿孔卡片,将再也不会重见天日。

显然,这座建筑最近曾被频繁使用。救援队队员们越来越兴奋。他们来到第二个房间,发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绵延数英里的书架上陈列着数以百万计的图书。救援队队员们不会知道,这些书记载了有史以来人类曾经制定的一切法律,和曾经在会议厅里作过的所有演讲。

提新纳德利琢磨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阿拉卡勒则把目光投向一百码开外的一个书架,他发现那排书架与众不同,里面的藏书被掏空了一半,书籍乱七八糟地堆在书架周围,就好像有人在万分匆忙的时候,将它们打翻在地似的。不久之前,曾有其他生物到过这儿。尽管其他队员没有发现,但地板上隐约的辙印没有逃脱阿拉卡勒敏锐的洞察力。阿拉卡勒甚至能看到地上的脚印,但由于对脚印的主人一无所知,因此他也没法说清这些脚印的来龙去脉。

与地球生命接近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但只是在时间上接近,而不是在空间上接近。阿拉卡勒说出了大家的想法:“这些书一定极具价值,肯定有什么生物回来取书——很可能是离开之后才想到回来。这意味着附近肯定有个避难所,很可能并不远。也许我们能找到其他有用的线索,为我们指引方向。”

提新纳德利表示同意,可帕拉多星人却不太感兴趣。

“也许是这样吧。”他说,“但避难所可能在这颗行星的任何位置,而我们只剩下两个小时了。如果我们想救出他们,就别再十浪十费时间了。”

救援队再次迅速前进,中途只停下来搜集了几本书。对基地的科学家们来说,这些书可能有用——尽管书上的文字很可能永远无法破译。他们很快发现,这座庞伟的建筑基本上是由一个个小房间构成的,这些房间看上去似乎都有最近使用过的痕迹。大多数房间都干净整洁,但有一两个房间里却一片狼藉。其中一间尤其令救援队队员们迷惑不解。它显然是一间办公室之类的屋子,被彻底摧毁了。地板上撒满纸片,家具被砸成碎片,外面的火焰腾起的浓烟从破碎的窗户直往里窜。

提新纳德利紧张万分。

“想必没什么危险的动物能跑进这里!”他大声喊道,同时把麻十醉十槍握得更紧了。

阿拉卡勒没有回答。他发出一种难听的声音,他的种族称之为“笑声”。要过好几分钟,他才会解释到底有什么好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