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运气好,我的孩子。”父亲说,眼睛并不望着他,“考试过后,我会来叫你的。”
迪基走向那张门,转动门上的球形把手。里面的房间十陰十沉沉的,只能勉强看清穿着灰色紧身衣的服务员的轮廓。
“坐下,”那人声音和蔼,指着他的办公桌旁的高脚凳说,“你叫理查德·乔丹吧?”
“是的,先生。”
“你的编号是600-115。把这喝下去,理查德。”
他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杯,递给孩子。杯里的液体像十乳十脂一样稠,只稍微有一点父亲说过的薄荷味。迪基一下子喝光,将空杯子递回去。
迪基不出声地坐着,昏昏欲睡。那个人忙着写纸条,然后看看表,站起来紧挨着迪基的脸,取下夹在上衣口袋里的一支笔一样的东西,将一线微光射进迪基的眼睛里。
“好,”他说:“跟我来,理查德。”
他把迪基领到房间的另一端,那儿有一把孤零零的木靠椅,摆在一台多重调节控制的计算机前面。靠椅左边扶手上放着一只麦克风,孩子坐下来的时候,发现麦克风的尖头恰好就在自己的嘴边。
“别紧张,理查德。要问你一些问题,你得好好想想,对着麦克风答出来,其余的事就该计算机管了。”
“是的,先生。”
“现在,我要让你一个人留在这儿,你什么时候打算开始回答问题,就对着麦克风说一声‘准备好啦’。”
“是的,先生。”
那人捏十捏他的肩膀,走了。
迪基说:“准备好啦。”
计算机的灯光亮了,机器呼十呼响起来,一个声音说:“补完这一串数字:一,四,七,十……”
乔丹夫妇都在家中的休息室里,不说话,甚至也不去揣测。
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差不多四点了。乔丹太太想去抢着接电话,但她的丈夫捷足先登。
“是乔丹先生吗?”
电话里的声音急促尖刻,官腔十足。
“是,是我。”
“我是教育部,你的儿子理查德·乔丹,编号600-115,已经完成政十府的考试。我遗憾地通知你,根据新法典第五章第84条,他的智力商数已超过政十府规定。”
在房间另一头的乔丹太太什么也不知道,只看到丈夫脸上的表情就放声大哭起来。
“你可以在电话里挑选,”那声音继续嗡嗡地说着:“随你便,是由政十府收埋他的十十尸十十体呢,还是你私下安葬?政十府收埋,收费十美元。”
◆赏析短评◆
杨十江十柱
我动手翻译亨利·斯莱萨的《考试日》,没有读最后一段以前一直不知道结局是什么。最后,结局揭晓,仿佛脚下突然出现万丈深渊,完全缺乏思想准备。短篇小说的大师们都有这一手,善于安排十出人意表的结局。然而,斯莱萨的这一篇,除了出人意表,还给你一种荒诞的感觉。
这篇小说,不愧称为“幻想”,实在有点想入非非,近乎荒诞。作者幻想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孩满了12岁,就要接受国家统一安排的智力测验,智力超过法律规定水平的小孩一律处死,通知家长领十十尸十十或缴费由国家收埋。“生活中难道有这种事吗?”——可十爱十的批评家一定会理直气壮地质问作者。
我不知道这位美国作家将怎样回答,要解答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先看看斯莱萨笔下的被处理掉的那个小孩的形象。
在孩子过生日那天,我们发现他是很有个十性十的男孩,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生活更美好。他想快快活活地过生日,希望生日那天充满十陽十光。一看到窗外朦胧的薄雾就不高兴,担心下雨,甚至还问:“明天下,不行吗?”这孩子张开一对好奇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世界,追根问到底,想要知道雨水为什么会使草儿生长,草儿为什么会变绿,太十陽十离我们多远等等。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他把很多“?”摆在大人面前。
且不要嘲笑这孩子的爸爸——乔丹先生。乔丹先生告诉孩子太十陽十离我们5000英里,固然无知可笑,但他粗十暴地打断孩子的问题以后还意识到自己亏了理,还有自我谴责的后悔。我们每个做爸爸的,扪心自问,难道都比乔丹先生强吗?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能否不矫十十揉十十造作?对孩子们看来幼稚却充满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否回答?应该说,实在不敢保险。每个父亲或多或少都是乔丹先生。
母亲往往比父亲更敏十感,更了解孩子幼小的心灵。乔丹太太早就预感到自己这个十爱十思考的儿子不会有好下场,眼里含十着泪花。在这些地方,作者一开始就用了伏笔,给我们留下了悬念。
乔丹太太的预感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不合理的社会里,庸人受欢迎,思考和探索的十精十神必然受到压押,受到打击,失业、监狱、绞刑架的结局都在等待那些喜欢在生活中提问题的人,小乔丹当然要被淘汰掉,作者写的正是这种无情的真实。
孩子自己也已经感到了这种压抑。他和自己的父亲谈话,最后的一次回答竟是“是的,先生。”孩子分明已经有了沉重的压抑感。作者的笔墨在这些场合是细致而又含蓄的。
最后决定孩子生死命运的,竟是一架没有生命的电子计算机和新法典第五章第84条。这一笔大有深意。可十爱十的孩子被处决了,你哭吗?你骂吗?竟找不到哭骂的对手,出现在你面前的只有冷漠无情的机器和条文!这里面的潜台词多么丰富,多么深刻!
可以说这是控诉愚民政策,揭露只许庸人存在的社会;也可以说这是反映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受了冤屈却找不到控诉对象……总之,这是比真实还真实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