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旱(1 / 1)

横刀十六国 苍穹之鱼 1057 字 8个月前

如果没有这场旱灾,姚苌、苻洛这些势力都是信手拈来。
不过这些人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苻洛狂的没边,主动进攻梁国,姚苌擅长阴谋诡计而已,两人都没什么大局观。
咬人的狗不叫,反而是凉州苻雅有些难对付。
其一,此人声望颇高,宽仁爱人,受部下拥护。
其二,氐秦灭亡后,大量忠于氐秦的势力逃奔凉州。
其三,凉州有大量人口,经过张氏几代苦心孤诣的经营,潜力巨大。
凉州具备了崛起的所有条件,苻雅反而出奇的冷静,不想苻洛、姚苌这么跳。
这种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而李跃想要攻打凉州,就必须先干掉陇右的姚苌、河套的苻洛,所以地缘上,姚苌和苻洛成了苻雅的屏障。
至于汉中苻方,根本不足为虑。
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这场旱灾过去之后,徐成可以直接从上庸进兵,长驱直入,拿下汉中。
“自古多难兴邦,这场大旱大蝗之后,我大梁必然更加兴盛。”王猛以为李跃沉默是因为旱灾和蝗灾,所以出言安慰。
“天无绝人之路,旱蝗总会过去的。”李跃收起思绪,投入眼下。
这些人已经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在大梁面前根本不够看。
王猛的征西将军府有不少人才,效率极高,加上黑云军助力,旬日之间,征集六七万青壮。
挖渠灭蝗,忙的不亦乐乎。
不过更严峻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渭水断流,关中饮水成了一个大问题。
以前水井还能提点水上来,但现在越来越少。
军中、百姓每日定量分水。
至于洗澡则是奢望,到处臭气熏天,连李跃都蓬头垢面,心中有些绝望。
三天不吃饭,人还可以坚持,但三天不喝水,人就会渴死。
“将百姓分批迁往蓝田、上雒,实在不行就从武关南下,去往南阳。”李跃嘴唇发裂,也不知干旱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蓝田、上雒贴近秦岭,还有几条山流没有干涸。
而秦岭是华夏的分水岭,秦岭淮河以北,天气严寒,降雨量急剧减少,秦岭淮河以南,则气候温润,降水增多。
如同此次大旱,近在咫尺的汉中竟然未受多大影响。
“陛下,喜讯,关东蝗灾已被平息,大河下游、淮水南北已在收割之中。”卢青欣喜来报。
李跃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好奇道:“关东蝗灾如何平息的?”
卢青赶紧呈上尚书台的奏表,厚厚一摞,都是各州各县关于旱灾、蝗灾的。
李跃仔细浏览起来。
关东蝗灾比关中略轻,大梁开放山泽湖泊,百姓多养家禽牲畜,而鸡鸭鹅都是蝗虫的克星,一只鸡一天能吃五六十只蝗虫,一只鸭一天能吃两百多只,鹅胃口比较刁钻,吃的跟鸡差不多。
如兖州一境,家家户户都养鸡鸭猪犬,鸡鸭猪放养在山泽之中,不废多少粮食,养条狗能协同狩猎。
加上关东人口繁多,各地官府发动百姓一起动手,蝗灾就这么被遏制住了。
李跃一拍脑门,忽然想起后世国家出口鸭子帮助邻国平息蝗灾。
当然,关中蝗灾能平息,跟李跃开放山泽、轻徭薄赋的国策有关。
关东粮食保住了,问题就不大。
李跃继续看着奏折,忽然翻到一篇关于道士东方辰的,此人在平原、清河等地吸引不少信众,天师道发展极快,上表朝廷,说他连续三月夜观天象,这场大旱将在立冬之日平息,届时会天降甘霖。
但凡天灾人祸,这些沙门道门就会大行其道。
目前看来,此人的路数跟当年张角颇为相像。
黄巾起义也是借着汉末的天灾人祸崛起的。
不过已经有三十多名校事府骨干潜入其中,秘密监视着天师道的一举一动。
好在此人也只是传道而已,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主要是劝人向善,清心寡欲,以求返璞归真。
至于他说入冬之日旱灾平息,李跃没当一回事。
旱灾很快进入最高峰,水井里也打不出水来,牛马多渴死,人也有渴死的,百姓迁往南阳避乱。
长安也待不住了,偌大的长安只留魏山的一千黑云军驻守。
李跃望着蜘蛛网一般的大地,叹了一声,也只能带着人马东返。
算算时间,马上入冬,很多地方整整一年没有下雨。
今年算是熬过去了,但明年呢?
古代动不动就出现三年大旱,汉武帝一上位,东海郡大旱三年……
武帝汉武帝元狩元年,也就是反击匈奴之战开始,一场涵盖关中、豫州、并州的大旱又持续三年之久,幸亏汉文帝给他留下的家底足够丰厚……
西晋晋泰始四年至五年(268—269)间,雍凉大旱,数十万人嗷嗷待救,司马炎任胡烈为秦州刺史,胡烈残暴,诸族矛盾越发加深,遂引发长达九年的秃发树机能之乱,给了西晋一记闷棍……
如果此次大旱持续个两三年,梁国虚弱,拓跋什翼健、姚苌、苻洛、苻雅之流都能乘机崛起,以后剿灭他们的难度会更大。
南边的桓温说不定又会来一次北伐……
世事多艰难。
氐秦虽然灭了,但烂摊子更大了。
“陛下无需多虑,天无绝人之路,旱灾定会过去。”王猛安慰道。
关中条件不允许这么多人驻守,李跃东返,王猛勒兵数千于潼关,其他人马调往蒲坂。
“但愿如此。”李跃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遂与王猛告辞,率军从崤函道返回邺城。
整体上,关东旱灾比关中轻,一出崤关,还能看到些青山绿水。
至少将士们饮水没多大问题,黄河断流了,其他河流却还在蜿蜒。
李跃不从河东走,就是为了亲眼看看洛阳,能否成为大梁的帝都。
一路行来,处处险关要塞,从军事层面考虑,洛阳八门金锁的格局远远强于邺城。
邺城处在大平原上,全靠坚固的城池防守。
梁国强盛,自然没多大问题,不过从长远看,一旦衰弱,问题就非常大,西面并州,北面代州、幽州都对邺城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要防御的地方实在太多。
滏口、襄国、巨鹿、黎阳、枋头、上党……
有时候出问题的恰恰是这些地方的驻军。
而洛阳却不要这么多的驻兵,有山河之险,同时有运河之利,而不至于闭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