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曹无咎的想法是对的,秦朝统一六国后,货币一统,文字一统,六国百姓的民心也在一统,到底能否复兴楚国,重振项氏族威已经遥不可及,可如何才能立足于秦朝,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养精蓄锐,静待时机,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项梁回身看着四周,如此熟悉的老宅,如果真的离开下相,离开江北,自己心中着实不舍,可为了项家这些年的志向,为了项家的未来,项梁不得不下定决心。
走回到前院,夜风袭过,项梁感觉到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走回到自己的屋内,将房门关闭,这才坐回到书案前,看着桌子上的一张羊皮,如果真的要迁家会稽,自己必须召回项伯,让他随自己一起南下。
也许是写的太投入了,不知何时,项声已悄然来到自己身旁,此时项梁的信也写的差不多了,项声见项梁抬头,不由问道:“信很重要吗?用不用我找项它送出去?”
项梁微微摇头,这件事,不能让项它去,如果项它去,项伯会误以为自己对这件事不重视,他这些年一直生活在下邳,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项梁很担心,项伯会因此懒惰下去,不思进取,不思复仇,如此想着,一个人的名字浮现在项梁脑中:项庄!
项梁再次提笔,将剩下的几个字写完,这才用嘴轻轻的吹气,把墨汁吹干,看着羊皮上已经写好的一封信,项梁重新读了一遍,感觉没有问题,用一个布兜将它装好,这才缓身起来,活动一下//身子,问道:“羽儿和庄儿都睡了吗?”
“龙且和季布走后,他们就各自回房了,此刻应该已经睡了吧。”项声说的很不肯定,他并没有从二人居住的别院旁路过,这时项梁却笑道:“龙且和季布这两个孩子都不错,羽儿和他们交友适度,我很满意,走,陪我出去走走。”
项羽的房间已经熄灯,项梁绕过小路,来到了项庄的院子,院子里被暗暗的烛光笼罩,屋内很亮,透过窗纸,可以看到,一个人影正在拿着竹简品读,项梁满意的点点头,这时,一旁的项声笑道:“庄公子每夜都会读书到深夜,他很刻苦。”
听到项声的夸赞,项梁不由咯咯的笑出声来,在哥哥的两个儿子中,他原本把希望都寄托在项羽身上,项庄幼时受过伤,项梁不想让项庄承担起家族的重任,可是,当自己请来教书先生的时候,项羽却不肯用心读书,以为,习文只能让自己学会如何书写名字,项梁无奈,只得让他练剑习武,可项羽依然不安本分,想要做万人敌,万人敌,何等的气魄,项梁认为,羽儿兴许是将星转世,乃亲自教习他兵法,督促他习武,可惜,项羽终究不是那块料,兵法粗通大略,却不肯深究,到是项庄,每日都会读些兵法,到是出乎了自己的预料,项梁本想亲自教导他,可最近项家的事情太多,自己有心无力,只得这样蹉跎着。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曹凤在马上反复念着这诗,这诗项羽告诉她,是项庄写的,虽然曹凤是一届女流,但曹家毕竟是故楚官宦之后,曹凤也懂得一些文字。
从这诗中可以读出,项庄对未来的憧憬,也使曹凤对项庄的好感加倍,她可以感受得到,项庄心中对楚国复兴的渴望。
但这诗却因曹凤喋喋不休的朗诵,惹来了父亲曹无咎的询问:“这诗是谁写的?我怎么没听过?”
曹无咎笑着来到女儿的身旁,在马上轻拍女儿的脑袋,又道:“不过,这诗大气滂沱,大有东山再起之势,只中间多了几分沧桑,几分惋惜。”
“这是为什么?”曹凤疑惑的看向父亲。
曹无咎似乎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反问,他也在反复读着这诗,胜败无常,能忍辱之人,必会东山再起,能静观时局,韬光养晦,定会风卷残云,有气吞山河之势,而已看重江东,图谋展之举,寻求日后卷土重来,这不正是今晚,自己推荐给项梁的退路吗?
这么多年,自己没有因为项家的没落而疏远项梁,曹无咎自认为,对项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至于今后的路,他们会如何走,就要看他们自己的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自己能做的,也都做了。
如此想着,曹无咎忽然想起了刚刚女儿的疑问,柔声笑道:“越王勾践,能够卧薪尝胆,不是因为他不能拼死一搏,而是因为他能忍辱偷生,伺机东山再起的野心,而能够写出这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能够从诗中读出他对楚国灭亡的不甘。”
“楚国?”曹凤从父亲的言辞中,听出了他对故楚的怀念和惋惜,她不禁嘟起小//嘴,小声道:“难道阿爹不想知道,这个作诗的人是谁吗?”
曹无咎似是看透一切的架势,朗笑道:“能如此怀念故楚,期望复国的人,除了你梁伯伯,还会有谁?”
他的笑声充满了自信,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可曹凤的一句话却将他的笑声打断了:“你错了,是项庄哥哥。”
曹凤洋洋得意,看着阿爹,娇笑道:“项庄哥哥今天下午,在东山的时候,写下了这诗,是项羽哥哥亲口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