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两权相害取其轻(1 / 2)

“捐官好啊!既可以解决朝廷的亏空,又能让盐商心安理得的往外掏钱,简直是一举两得。”</P>

“对,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好处多多。”</P>

“能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绝对是咱们大明朝的能人。”</P>

“岂止是能人?简直是国之栋梁。”</P>

“这肯定是宋大人的主意。”</P>

“就是!除了宋大人,我实在想不出大明朝还有谁能想出这种主意。”</P>

“宋大人能在大明为官,实在是大明之幸啊。”</P>

两淮运司的官员一改之前反对的态度,纷纷同意捐官。</P>

他们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快?</P>

简单来说只有一个字:利!</P>

每个运司官员手底下都有几个盐商。</P>

之前反对捐官是怕盐商有了官员的身份后,不再给他们送钱。</P>

毕竟大家都是官,只是职位高低不同。</P>

现在同意捐官是因为捐的官只有官服,没有实权。</P>

他们可以继续拿捏对方。</P>

更何况宋权明确表态,如果不同意捐官就要继续巡盐。</P>

盐商们已经掏了不少钱,继续逼他们掏钱会把他们逼急...</P>

俗话说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P>

为了稳定盐商同时弥补朝廷亏空,同意捐官是最佳选择。</P>

在众人一片赞赏声中,宋权轻咳一声:“这不是本官的主意,是户部尚书谢大人的想法。”</P>

众人当然知道这是谢三宾的主意,毕竟朝廷之前就发过类似的公文。</P>

但他们还是故意装作不知,以此来吹捧宋权。</P>

见宋权提到了谢三宾,众人又开始吹捧这位户部尚书。</P>

“谢尚书不但为国操劳还为君分忧,不愧是咱大明朝的户部尚书。”</P>

“是啊,谢尚书之才我等望尘莫及...”</P>

等众人吹嘘过后,巡盐御史宋权沉声道:“既然诸位都觉得没问题,那就把盐商们聚在一起,推进捐官事宜。”</P>

“大人想怎么推进?”转运使张希周问。</P>

“首先是捐官的资格问题,”宋权按照旨意上的步骤开始施行,“在大明朝当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对那些商人来说,如果不是朝廷出现了亏空,他们根本没机会当官。所以要给他们设置一个资格,以彰显当官的重要性。”</P>

“请大人明示。”</P>

“只有提前缴纳明年盐税的盐商,才有资格参与捐官。”宋权悠悠说道。</P>

提前缴纳明年的盐税?</P>

运司的官员们互相看了看彼此,然后同时点头:“没问题,要求不过分。”</P>

大明朝当时的盐税只有二百多万两白银,平均到六个运司后只有不到四十万两。</P>

而每个运司下面又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盐商。</P>

再经过他们的平均,可以想象每个盐商缴纳的盐税数额之低。</P>

“此番捐官的名额有限,为了让朝廷利益最大化,本官决定以官卖的形式进行捐官,价高者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