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点响九个之后,后一个赶紧接上,而前边的人则赶紧摆鞭炮。</P>
这事一般是村里的熟手来做,几人配合默契才好。</P>
大典完成,孝子回家,宾客回席。</P>
这时遛差要带着孝子们来到宾客面前,跪拜磕头,这是请吃饭的意思。</P>
宾客们吃的是大厨们做得菜,还有酒,是真正的席面。</P>
前面提过蒸十大碗,就是这席面之一。</P>
这种宴席上的菜很有讲究,只有专门做红白喜事的大厨才能分得清。</P>
要问为什么让喝酒,因为下午去坟地的路上还需要行殿,有的人性格比较腼腆,怕露了怯,所以让喝点酒壮胆。</P>
族里的人们吃的仍然是大锅菜配窝头。</P>
饭后,孝子们再次来到宾客面前,跪拜磕头,这是在问吃得可还满意。</P>
宾客们纷纷作揖还礼。</P>
接下来大概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P>
总负责人药把握好这时间,确保能够在吉时棺椁下葬。</P>
下午总负责人会带着孝子们最后一次上庙。</P>
然后宾客一起前来辞别祭拜。</P>
族里的人同样来辞别祭拜。</P>
随后族里的年轻小伙子来到屋内,人挨人,背靠着棺椁,手把着棺椁底部。</P>
这时里正长子进来拿起吉祥盆用力地摔到地上,盆四分五裂。</P>
小伙子们立即一起用力把棺椁抬了起来。</P>
陆里正的长子,拿起棺椁上的幡背在身后退着往外走。</P>
屋里的女眷立即把支棺椁的板凳撂倒,哭着跟在棺椁后面。</P>
棺椁出了家门放在杠上,上杠帘之前,丧乐队还要敲锣打鼓,唢呐、二胡,送陆里正最后一程。</P>
这次奏得比较欢快,这是奏给死者听得,希望他能轻轻松松的上路。</P>
莫回头,莫留恋……</P>
丧乐毕,上了杠帘,抬杠。</P>
村里的老人把陆里正生前的枕头,扫抗笤帚燃烧。</P>
并在便携筐里放上一罐小米,插上一双筷子。</P>
并在那双筷子上插两个白面馒头。</P>
这框子要由长媳抱着。</P>
据说是怕死者路上遇到野狗什么的,到时候丢给它们,好上路。</P>
女子们变哭着走,便把孝衣里兜着的纸钱一点点的撒出来。</P>
这是给孤魂野鬼的,意思是我家有人要去阴间,我们已经给你们钱了,你们就不要在找麻烦。</P>
行至半路,总负责人一抬手,大部队停下。</P>
这就是要进行行殿礼,据说死者半路宿在庙殿,死者的亲人给殿内的大人行大礼,以表示谢意。</P>
先由遛差行迎门殿,如果遛差的辈分较大,就容易遭到小辈开玩笑。</P>
比如脖子里面塞把土,或者故意逗他笑场。</P>
迎门殿据说是死者进入殿庙时的第一关卡,行得好的人才让入殿,否则死者只能露宿街头,易受到孤魂野鬼的欺凌。</P>
行殿人一路自远处走来,共有三处停身处,想怎么叩拜都可以,但是要三拜九叩,九九归一。</P>
最后人要停在供桌前。</P>
迎门殿有着打样的作用,一般他怎么行礼,后面的人就用同样的方式行礼。</P>
所以迎门殿错了,后面如果是个明白人还好。</P>
若不是,那就回一直错到底。</P>
当然错了就会被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