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万里石塘(2 / 2)

甩袖在自己的专属座椅上坐下,赵淮安机灵的上前研磨,几个在此伺候的太监将上面的奏章搬到太子身前,殿内重新燃起提神醒脑的熏香。

朱标批阅奏章的速度还是可以的,这东西其实也是看经验的,落于纸面笔墨上的信息绝对是不全面的,要联想此事于朝廷于地方的利弊权衡,只要思维模式打开了判断起来也就快了。

至于政令准确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能说方向上是没有错的,那但谁也不确定下达到地方会被曲解成什么样子,朝廷如今对天下的掌控,大方面是越来越强,但细节处却是进展缓慢。

宗族乡绅永远是地头蛇,皇权也难以动摇,总不能因为他们可能会有小动作就大规模的灭族屠宗,何况现如今的乡绅在朝中大多都有发言人了,开国五年,各方娶妻纳妾儿女联姻的可是多了。

一张由下而上的大网已然将泥腿子出身的新贵们笼络住了,他们祖辈想都不敢想的奢靡生活就这么突然的落了下来,娇俏可人的美女佳人带着丰厚的嫁妆甘愿伏低做小委身做妾,如此人财两得的美事,何人能够拒绝呢?

这种事历朝历代开国之时都避免不了,新贵与旧户的结合,可以让新贵们尽快享受到应有的权势享乐,旧势力没有从龙之功,但也总有办法融入其中,几代之后就又是新的高门贵族了。

半个时辰后,朱标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接过刘安递上来的热茶喝了一口,随口问道:“那边做什么呢?”

刘安躬着腰回答道:“皇后娘娘招待着谢王妃,李夫人和徐小姐都跟着太子妃哄着两位小殿下。”

朱标点点头吩咐道:“去催一催,准备开宴吧。”

“诺。”

朱标心情不错,自己先生宋老夫子终于动身了,不日即可抵达京城,信中还说带了不少好苗子,好好教导往后都是可以辅佐他的。

老夫子做官一般,但是眼光绝对是一流的,朝廷缺人才,永远都缺永远不嫌多,科举这两届选拔出的人才大多平平,甚至都不如第一届。

估计是因为前两年不断举办恩科扩张名额的缘故,天下合格的韭菜都被割完了,现如今的都是半生不熟的,老朱都准备停两年科举了,准备把资源投入到国子监。

国子监如今学生五千余,老朱准备在凤阳在立一座国子监,招贤纳士培育生员,已经着令工部筹备了。

两座国子监都在南方,这对北方士子显得有些不公平,本来南北士子学术水平就有较大差距,这很容易引起北方士子不满,虽然他们的不满无足轻重,但朝廷终究是要讲究个公平的,无论南北都是大明的治下。

所以朱标也已经提议在北平府立一座国子监了,预计明年就可动工了,如果都按照京城国子监的规模来建,其实是一笔较大的投入,而且后续还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资源供给学生,按大明如今的财政状况来说其实有些勉强。

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朝廷也只能想办法克服,只是又要苦了户部尚书了,朱标都眼看着他从富态变得日渐消瘦憔悴,老朱这么狠心的人都忍不住赏赐了两根辽东宝参给他。

朱标想到这儿也是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告诫自己今年还是不要再弄别的了,得开源节流了,天下各地都要钱粮,偏偏各地民生方才缓过劲儿来,南方尚可,北方西南等地的百姓也就是有了点过冬粮食,到了不至于全家饿死的地步而已,尚需小心呵护,根本不好多征赋税。

今年的春茶也都开始采摘运送至京了,明日得找个时间安排茶马司同草原的贸易了,等夏天东海南海的倭寇被清扫一遍后,朝廷包括江南一些世家都可以尝试开启南洋贸易。

大明别的不多,瓷器丝绸等奢侈品管够,南洋诸国地处热带别的没有,粮食还是挺多的,朝廷最紧缺的就是粮食了,粮食够做什么都轻快许多了。

等过两年情况好了,朱标准备好好经营一下琼州府以及万里石塘,也就是海南岛以及南海,元代就已经将万里石塘作为内海了,自家内海自然是打扫一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