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各自努力顶峰相见(2 / 2)

贼不走空 桑道钧 2417 字 10个月前

盐田的田,大鹏湾的湾,小梅沙的男女太疯颠。</P>

南头关的痴,梅林关的怨,罗湖关的情侣香港转。</P>

福永的夜色,松岗的乱,公明的女工没男伴。</P>

西乡的土,沙井的苦,宝安的男人心里堵。</P>

关内的偷,关外的抢,深圳的治安没法讲。</P>

阿炳看着阿斯的扣扣动态,发现这个家伙戾气不轻,应该是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P>

阿炳给阿斯发信息说,缺钱用了?</P>

阿斯回信息说,不缺。</P>

阿炳回信息说,你发的动态是啥意思?</P>

阿斯回信息说,转发别人的。</P>

阿炳回信息说,好,再见。</P>

阿炳放下手机,随手从床头摸出一本书,读起来,书名《道德经》,作者老子,阿炳翻几页,没有翻译,实在晦涩难懂。</P>

阿炳发现自己最近读书都没有深入去读,只是走马观花。</P>

阿炳想起《三国演义》里面的话,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P>

阿炳感觉自己就是书中所说诸葛亮的读书状态,生性多疑的阿炳怀疑鱼豢的《魏略》是在胡扯,鱼豢是魏国人,诸葛亮是蜀国人,诸葛亮怎么读书,鱼豢是怎么知道的?定然是鱼豢根据诸葛亮的事迹瞎编乱造的,为了烘托诸葛亮的形象,故意杜撰,拉上三人做陪衬,以彰显诸葛亮之与众不同。</P>

阿炳打开投影在优酷网刷剧,他发现自己童年时期看过的一个电影叫《少林十八铜人》。</P>

在等待八十五秒的广告后,电影开始,音乐响起。</P>

音乐是笛子名曲《姑苏行》,一波三折,三翻四抖,引人入胜。</P>

童年时看电影时,并不知道,这曲子是《姑苏行》,也并无感觉,直接忽略。</P>

紧接着是旁白,介绍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少林寺南迁到福建泉州。</P>

《姑苏行》结束后,音乐《男儿当自强》响起。</P>

紧接着主角的父亲抱着一个婴儿出场,被官兵追杀,根据港台剧的套路,阿炳推断,这个小孩应该是主角。</P>

有个人曾经对阿炳说过,港台剧,不是报仇,就是藏宝图,故事在变,套路多年不变,换汤不换药。</P>

阿炳细细思考,言之有理,他想起完美时空的网络游戏,《诛仙》改下Npc名字,就变成《赤壁》,一样的3d引擎,一样的系统。</P>

阿炳想起对他说这句话的男人,这个世界争论问题面红耳赤的杠精片地,而能发现统计规律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他代表着某种不同的观察角度。</P>

阿炳看着《少林十八铜人》,一个老和尚问小孩,你到少林寺学武的目的是什么?</P>

小孩说,是为报,小孩在报这个地方略作停顿, 说出报恩而不是报仇。</P>

阿炳看的很仔细,小时候只顾看武打场面,完全忽略人物对话。</P>

电影进行到二十九分二十三秒,三师兄被钢钉阵所困,这是在挑战人的体能极限。</P>

阿炳横向联想到北宋一名宰相的游记中的一段话。</P>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

阿炳把电影暂停,从书架上找出古文观止,认真的读起《游褒禅山记》。</P>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P>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P>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P>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P>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P>

阿炳读到临川王某处,嘴角露出笑意。</P>

北宋临川王某变法,让阿炳联想到西汉王某改制。</P>

敢犯众怒者,必有硬骨头,临川王某胆敢逆天而动,势必阻力重重,砸缸的司马光就是其劲敌。</P>

阿炳很想打电话骚扰阿靖,和他探讨王某变法和王某改制的共同点和差异,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虽然是周五,阿靖应该在工作。</P>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

阿炳细细品味着这句话,世间之事,支撑心力的是体力,人在身体健康状态下,心力是不同的。</P>

而少年需要经历多次格局的放大,认知的提升,经过惊涛骇浪,方能淡定从容。</P>

阿炳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公司关闭时,自己不到三十岁,那时候,哪怕再坚持一下下,也能走出一条坦途,可是,当时的状态是,他感到自己很疲倦,他感到自己需要休息,他不是一个好老板,他无法保证员工的利益,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而后,在深圳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地方,他在网游里面泡了整整大半年,他换了手机号,终日闭门不出,他给一家上海的网游公司送了一万八千元,为中国网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绵薄之力,直到弹尽粮绝之时,他开始催人还钱,不久,时来运转,他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项目来了,机会来了,抓紧准备,他从游戏回到现实之中,而后,他感觉在游戏中,就像一场梦境。</P>

阿炳回忆起自己的心力不够的创业史,一个个员工的面孔在他脑中出现。</P>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P>

阿炳思考着心力,很多时候,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关闭公司,仅仅是一念之间。</P>

阿炳思考着心力,他想起另外一篇很久很久前读过的文章《心之力》。</P>

阿炳找来《心之力》细细品味。</P>

心为万力之本,由内向外则可生善、可生恶、可创造、可破坏。</P>

由外向内则可染污、可牵引、可顺受、可违逆。</P>

修之以正则可造化众生,修之以邪则能涂炭生灵。</P>

心之伟力如斯,国士者不可不察。</P>

阿炳一个字一个字读着《心之力》,额头上的汗比《少林十八铜人》独闯钢钉阵的三师兄还要多。</P>

阿炳从《少林十八铜人》联想到《游褒禅山记》,从《游褒禅山记》联想到《心之力》。</P>

阿炳看完心之力,继续看电影。</P>

电影进行到三十分钟三十五秒,三师兄说,光有信心还不够,最重要的看你有没有真本事。</P>

阿炳陷入发呆状态,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心力够强,基本功够扎实,任何一条路都能到达山顶。</P>

山顶,让阿炳想起此时正在梧桐山顶的阿斯。</P>

阿炳停止电影,阿炳打开手机扣扣,看到阿斯在八月初五这一天发的第三条动态。</P>

各自努力,顶峰相见。</P>

阿炳捕捉到阿斯一天的三次情绪变化,他拿起手机,决定给阿斯打一个电话。</P>

请看下一章《赚钱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