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事件让李家屯热闹好几天。几乎各家都在说这事。</P>
其他村听到李家屯抓到小偷,大队干部还过来取经。</P>
于是李家屯的事件喜提本县话题榜第一名。要是这时候有抖音,说不定李家屯的鸡早就被人预定完了。</P>
五一放假,四月三十号,有才三人就从学校回来了。</P>
有才得知小偷已经被抓住,失路跳脚,“就差一天,我就能亲手抓贼了!他们怎么那么不会挑时候。”</P>
张秀花哭笑不得。</P>
就在这时,大队长带着几位陌生人过来,张秀花忙迎上去,“怎么了?”</P>
大队长告诉她,“这是报社的记者,听说咱们屯抓了贼,过来采访。回头这事要登在报纸上。”</P>
张秀花没想到这么点小事居然会上报纸,吃了一惊。</P>
记者笑道,“过完年,治安就很不好。上头很重视,就想鼓励民众反抗,把这些坏分子捉住。你们抓贼这事可以起到正面作用。”</P>
张秀花恍然,原来如此。那确实可以。</P>
记者问了张秀花抓贼过程,她把自己推测对方是小偷,以及判断对方在二十九号抓贼的思路全说了一遍。</P>
孩子们这才知道原来张秀花早有章程,并不是全靠直觉。</P>
记者们还是头一次听到一个村妇观察入微,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节。怪不得她能抓到贼呢。</P>
谈完后,记者们就被大队长请走了。</P>
五个孩子围着张秀花打转,眼里全是钦佩。</P>
“妈,你太厉害了!居然只凭一个桶就知道那是小偷!”宝林嗓门最大,眼里的钦佩快要溢出来。</P>
珠珠则是后悔不迭,“原来那个卖凉粉的是个小偷,我还见过呢。”</P>
小偷为了踩点,时不时就来养鸡场这边买鸡蛋,有一回珠珠碰到过,还跟他讲了话。</P>
继林也想起来了,“原来那人是小偷。”</P>
他不是很理解,“妈,他不是在做投机倒把吗?为什么还要偷东西?”</P>
有才拍了拍他肩膀,“偷东西是无本起利。投机倒把多辛苦啊,要在各个村子吆喝,嗓子都得喊哑了。”</P>
张秀花只能说他们胆子太肥。</P>
转眼李家屯抓贼的事就上了报纸。虽然不是头版头条,但是也让李家屯的村民高兴好一阵。</P>
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一份珍藏。这可是他们亲自参与抓贼的事情。这辈子可能就只有这一回。</P>
张秀花也买了两份,虽然上面没有她的名字,可是上面提及了她发现小偷的细节,让她心里生出几分骄傲。</P>
五月二号,王二婶回来了。带回了女儿女婿以及王二叔。</P>
王二婶得知抓到贼,倒是松了口气,也能放心办婚礼了。</P>
村里人把王二叔围住,问他孩子在南方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瘦,有没有找到工作。</P>
王二叔是个实诚性子,一五一十回答了。</P>
得知在工地干活,还缺人手,有些壮劳力蠢蠢欲动。</P>
还有些人家连夜分了家,壮劳力要去南方打工。</P>
大队长之前定好的规矩,一家出一个人,这个家论的是户。</P>
大队长有点无奈了,分家就意味着分宅基地。每年宅基地有数的,突然来这么多,他哪吃得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