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灵堂(2 / 2)

李建信让祥祥和瑞瑞把毛驴带回家。</P>

祥祥抹了抹眼泪,说什么都不肯将毛驴带回家,“它可以运棺木。”</P>

“不行!只能人抬!”李建信揉揉他脑袋。</P>

祥祥不是很理解,“为什么?”</P>

李建信也不好解释,“这是习俗,等你们长大就知道了。”</P>

祥祥和瑞瑞到底只是孩子,没办法跟习俗对抗,最终哥俩将毛驴牵回了家。</P>

办完丧事,李建国就回去上班。</P>

等半个月过后,李建国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一位老师。</P>

他这是把人请回家了。张秀花诧异极了,将人请进屋,让继林和珠珠陪着客人,她拉着李建国到灶房,“怎么回事?不是说问问吗?怎么把人带回来了?”</P>

“他说来这边找挑选合适的人才,我就邀请他到我家,帮我看看。他同意了。”李建国解释他们是在铁路上认识的。听到他和几位朋友聊天,得知对方是国家队的教练,他觉得机不可失就上前搭话。</P>

原来国家队的教练经常到下面挑选人才。而下面的体校也很乐意将人才推荐上去,这些教练也能收到回报。</P>

李建国把宝林的情况说一遍。对方听了他的陈述觉得宝林确实有点天赋,但他要亲自考察。</P>

张秀花恍然,“原来是这么回事。那确实挺巧。”</P>

她示意李建国回屋陪客,叫孩子们过来帮忙。</P>

她做了铁锅炖端上桌,教练有点受宠若惊,“太丰盛了。”</P>

教练名叫李昌默,他不是教滑冰的,事实上现在国内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滑冰队。</P>

“不过国内有运动员参加这个比赛项目。而且就是哈尔滨体育队的。”</P>

这时候滑冰是个冷门项目,一般家长只是让孩子玩,很少让孩子以这个为职业。</P>

听到李建国愿意让孩子学这个,再加上国家未来可能会参加冬奥会提升名气,他就当结个善缘,顺道过来看看。万一真是个好苗子,他也算为国家挖个人才。</P>

这时候的人都很纯朴,他们一心为国家好。哪怕国家队没有滑冰队,他推销宝林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但只要是为国家好,他就觉得自己跑这一趟很值。</P>

吃饱喝足后,天都黑了。李建国的意思是明天再去学校。</P>

这次他回来没赶上周末,孩子们前两天刚放假,想要对方回来,就只能再等十来天。李建国自然不能让李昌默干等,就打算明天带去。</P>

但李昌默性子急,等不了明天,“今晚就试试吧。我看这边有不少小河,就在河面滑呗。”</P>

李建国以为他有急事,也不好耽误他办正事,答应了。</P>

他拿着滑冰鞋,带着李昌默一起去了中学。</P>

将宝林从晚自习的教室叫出来,带她到学校附近的湖里,让她滑一滑。</P>

宝林不明白李叔搞什么名堂,但是她这几天一直想凑钱买个滑冰鞋,现在钱还没凑到,鞋子已经送过来。她接过就开始蹲下来穿上,按照李建国的意思在冰面上滑行。</P>

她没学过技巧,唯一的老师就是电视上播放的滑冰比赛。选手的动作和速度让她记忆犹新。她学着那些人的动作,滑了一圈又一圈。</P>

滑冰其实分为很多种:比如花样滑冰,注重动作的质量与艺术性。短道速滑注重速度、技术、体能、心理和战术。速度滑冰注重耐力、技术等方面。</P>

宝林的动作说不上优美,更多是为了省力,这孩子可能也没什么艺术细胞。</P>

“她是不是学过?”</P>

李建国颔首,“看电视学的。没人教她。”</P>

李昌默不是专业滑冰教练,他田径队的教练,其实体育挑选标准有些方面是相通的。他觉得宝林的爆发力和耐力都很不错。</P>

“我建议你带孩子去体工队试一试,那里有专业教练。她的确有点天赋。”</P>

李建国喜上眉梢,问他要了地址,打算请假带孩子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