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高考消息(2 / 2)

大家没再揪着这个话题不放,而是提醒她现在没书。</P>

安柔来找周盼娣借书,但是这么多人根本挤不进去。</P>

张秀花拉着安柔出来说话。</P>

安柔知道她想说什么,“你别劝我了。我一定要回上海,要不然以后我以后永远比我哥矮一个头。”</P>

张秀花哪里是劝她别高才,而是将书凑到她面前,“买吗?”</P>

安柔有的是钱。她这书算是找到大主顾了。</P>

安柔眼睛亮得惊人,“你哪来的书?”</P>

张秀花把之前说过的词又说了一遍,安柔不像周盼娣那么得过且过,她喜欢刨根问底,“你是早早就听到风声了吧?”</P>

张秀花打着哈哈,“算是吧。”</P>

安柔直接给她塞了二十块钱,“我其他书都有,只差英语和物理。这些钱够吗?”</P>

每本书十块钱,绝对算是高价,张秀花点头如捣蒜,“够了。”</P>

安柔拿着书风风火火走了。</P>

手头还剩下几本,张秀花进了知青点,问他们要不要?</P>

“价高者得!”</P>

于是立刻有人出高价,“我出五块。”</P>

“我出五块五。”</P>

“我出六块。”</P>

一会功夫,几本书的价格已经飚到八十块。</P>

张秀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P>

没钱的人眼红,“你这是投机倒把?!”</P>

张秀花把书夺回来将钱塞给对方,“那我不卖了!”</P>

那知青也是个机灵的,当即就回了屋,拎着自己的粮食追上来,“我们不是投机倒把,我用粮食跟你换!”</P>

他扛着粮食将张秀花送到家,粮食给张秀花,又给了钱。</P>

其他知青不知道他给了张秀花多少钱,就算告她投机倒把,也没证据告。</P>

张秀花数了数收到的钱,这十五本书居然赚了十倍还多。这买卖真赚啊,可惜只有一锤子买卖。</P>

她将钱放回空间,到外面晒红薯粉,王二婶巴巴凑过来,“秀花,你知道吗?建信媳妇也要高考?”</P>

张秀花点头,“我知道,她也是知青。还是个高中生呢。”</P>

王二婶看不上安柔,长得就不是干活的料。听说结婚前,在家里连碗都不洗。生了孩子才有个当妈的样,但是跟农村姑娘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她撇嘴,“你说她都结婚了,娃都生了两个。把孩子扔在乡下,自己去上学,这是想抛夫弃子啊。”</P>

许多知青在乡下结了婚,回城之后就不再要乡下的媳妇孩子,张秀花前头的遭遇不是个例,而是普遍情况。</P>

张秀花上辈子很恨高立奸,可是等她入了城,突然就明白为什么乡下留不住知青,因为乡下是真的苦。城里的日子也是真的好。</P>

她迟疑问,“建信怎么说?”</P>

王二婶拍了下大腿,提起李建信,她声音就高了几个分贝,“可别提那个糊涂蛋!那就是个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