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影响王朝兴衰的因素(1 / 2)

……</P>

这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洛阳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衣裳,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P>

时隔多年不见的云轩,再次出现在皇城上</P>

云轩眺望着远方</P>

“皇儿,已经过去多少年了?”</P>

站在云轩身后的太子拱手回道:“回父皇,距离父皇上次出关已经过去十二年”</P>

“已经十二年了吗?”</P>

“是的,父皇”</P>

云轩叹了口气</P>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又过去了十二年”</P>

“在朕的印象之中,就好像是在昨日一般”</P>

“……”</P>

“朕闭关的这段时间,朝中、民间可曾发生过事情?”</P>

“回父皇,自从上次处理掉那批人之后,从朝中到民间都安分了许多,这些年来倒是没发现任何问题”</P>

云轩轻微点头</P>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下一句是什么?”</P>

“情不立事,善不为官”</P>

……</P>

“皇儿是否觉得朕太过于绝情?”</P>

“回父皇,儿臣并没有这样认为,儿臣以为,为官者当以廉为先,杜绝一切触碰法律之事,一心为民着想”</P>

“除了那一小部分之外,民间大部分官员都很自觉”</P>

“在治理民间琐事的时候,在亲力亲为的同时,尽心维护作为官员应有的气度”</P>

“父皇也曾说过人心惶测,我们不能保证数百年后百姓依然像现在一样与官同乐,该保护他们的时候,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他们”</P>

“但也要捏得住量的变动,该伺候的时候伺候,该敲打的时候也要敲打,不能让百姓产生一种随意拿捏的心态”</P>

……</P>

“当年全国上下清理出三十二个贪赃枉法的官员,其一人与朝中大臣有些关系,而且还是开国功臣,父皇依然不顾君臣之情将其宰杀”</P>

“这件事情给那些拥有开国之功的大臣们敲响了警钟”</P>

“……”</P>

“儿臣从二皇兄手中得到了一些古书记载,看后内心一直很疑惑,为何从古至今奸臣多如过江之鲫,而忠臣却是凤毛麟角”</P>

……</P>

云轩内心叹了口气后说道:“这就是人”</P>

“任何一个国家的创建者都是文武双全之人,手上的文臣武将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掌权者的忠诚是不能怀疑的”</P>

“但到了二世、三世之后,那个位置的继承者能力有限,他是从温室里长出来的花朵,没有经历过辛酸苦辣,没有在刀剑上行走的经历,各方面上的能力都差了不少”</P>

“就拿秦王朝来举个例”</P>

“若是秦始皇秦政没有突然驾崩,秦王朝也不会瞬间崩溃”</P>

“数十年后会将权力交到自己的某位儿子手中”</P>

“可是如此雄主却教育不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P>

“大公子扶苏性情柔弱,整天只知手持圣贤书,完全听从其身后的那群儒生,整天只知道跟自己的父亲作对”</P>

“若是全力交到扶苏的手上,以他柔弱的性格,肯定会成为儒家手上的傀儡”</P>

“至于其他公子一般,完全没有挑起大梁的能力”</P>

……</P>

“奸臣与忠臣也是有区分的,奸臣只忠于皇帝,很多事情都是为了皇帝着想,为皇帝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所以自古以来都受到皇帝的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