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姐夫和小舅子聊着谁家的姑娘聊得正开心。</P>
叶旺不合时宜的走了进来,“道长,有人找您。”</P>
“谁啊?”伍桐皱了皱眉,自己都在梓潼待了小半个月了,到现在还能有人来拜访自己?</P>
哪家的人啊这么闲,首先排除赵家......嗯,好像也不能完全排除,毕竟赵家不是赵绪一人的赵家啊,其他想争夺家主之位的人在啊。</P>
“有拜帖。”叶旺估计是刚想起他手里这张卡片叫什么,翻动了一下递给伍桐。</P>
伍桐接过拜帖,瞄了一眼便挑眉看向柴琅,给柴琅看的直发毛,伍桐低下头又看向那张拜帖,“六叔,把人请进来吧,就在大厅,我马上出去。”</P>
“是谁?”柴琅身体前倾问道。</P>
“秦王李元铭。”</P>
“见过秦王。”</P>
伍桐看着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拱手笑道,此人正是前几日他在梓潼遇到的男子。</P>
李元铭盯着伍桐的脸看了好长时间,“上元县候好像一个人。”</P>
“哦?”伍桐装作愣了一下,旋即轻声道,“不知我和谁相像?”</P>
“一位道长,他是一位得道高人,可惜不愿相助我大夏。”李元铭沉声道,“可是本王记得上元县候也是周魏两国共封的真人,不知与那位道长认不认得。”</P>
“天下道士何止万千,我只是在秣陵一处修道而已,所见修士不多,您见到的这位道长啊,我还真未必见过。”</P>
“本王越看越觉得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李元铭意有所指。</P>
伍桐见招拆招,“天下之大,方圆万万,人口亦万万,偶尔有外貌相似之人并不奇怪。”</P>
秦王点着头,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正是当日伍桐写下我字的签纸,秦王将它拿出来是什么意思?</P>
伍桐接过那张纸,认真点评了一番,“字倒是不错,筋骨饱满,见字知人,这人应该是个端正大气之人。”</P>
伍桐毫不客气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过夸自己的时候难免有些脸红,就是不知道脸皮太厚能不能从外面看到这股红。</P>
秦王端坐,双手撑在膝上,微微欠身,“这是那位高人留下的字,又留下许多箴言偈语。”</P>
说着,秦王就把当日伍桐随口诌的打油诗给说了出来。</P>
伍桐的面皮发烫,当时觉得自己说的还行啊,怎么现在一听这么傻呢?</P>
“秦王刚才说的一套一套的东西是什么?”</P>
“正是那位高人留下的偈语。”</P>
“听着倒像是打油诗。”伍桐敲了敲下巴,低下头看着那个自己写下的我字,“秦王此行是想让我帮你解这个字?”</P>
秦王点头,“不瞒上元县候,本王已经在梓潼寻找那位高人多日,并无线索,本王不能留在周国时间过长,所以想在离去之前解开这个字,还望上元县候相助。”</P>
伍桐虚扶起秦王,“秦王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人与人不同,那人留下的字,我也不敢说一定是他的意思。”</P>
伍桐还在装模作样,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就是正同的。</P>
一旦被其他人知道伍桐曾在骏骑营入蜀前就到了梓潼,会惹出许多事端来。</P>
“嗯...”</P>
伍桐皱着眉头看着字,心里想着到底怎么才能把秦王糊弄开开心心的离开周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