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琦练兵选将,渐复横山,以断贼臂,不数年间,可期平定矣。’“</P>
站在宗泽身后的武状元岳飞,以及吴玠和吴璘,对老将郭成口中所说的文正公,他们自然知道那是范仲淹的谥号。</P>
他们读书时曾闻,范文正公,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西北,抗击西夏之战中,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P>
范文正公在世时推行的庆历革新,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大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P>
范文正公文学上,造诣极高。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成为仁人志士的节操。</P>
岳飞等武进士在心中,也暗自下决心:吾亦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
……</P>
老将郭成指着军事地图上的横山山脉,面露笑容说道:</P>
“朝廷采纳范文正公提出‘渐复横山’之计后,宋夏两国之战,几乎皆是围绕横山山脉展开的。</P>
直到两年前,宣和元年,我大宋西军才逐渐控制横山地区。</P>
这才能为良臣领兵出横山,奇袭西夏腹地西平城,提供了条件。”</P>
韩世忠点头,深表赞同。</P>
郭成问道:“良臣兵出横山后,攻入西夏境内,欲走哪条路?”</P>
韩世忠指着军用地图,用手指画着路线,说道:</P>
“吾部暗渡横山,攻入西夏境内,北上绕过西夏重兵把守的盐州城,再左转向西,以奇兵进攻西夏的西京西平府。</P>
只要我军能攻破西平府,身居西夏东京城的兴庆府的西夏国主李乾顺必定惊慌失措,到了那时,即可达成赵官家的战略大布局——通过遣使议和,逼迫西夏国割土裂疆的同时,还能出兵助我大宋援辽抗金。“</P>
韩世忠指画在军用地图上,一口说出他早在心中推演、谋划了小半年的出奇兵之计。</P>
他望向老将郭成,说道:</P>
“自从去年,末将被赵官家委以重任,在大宋西北招募壮士一万余参军,并负责练兵以来,末将便妄自猜度圣意。</P>
恐怕大宋迟早要对西夏再战;</P>
故此,末将早早便萌生出这条出奇兵之计,以及出奇兵所行路线亦在末将思虑之中。</P>
出奇兵行此路线,实非末将在此中军大帐内一时所想,乃是百思而得;不知道郭老将军,认为可行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