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邹星驰在参考了刘森的意见之后,对《济公》这部电影也有了不少想法,除了加入他喜剧段子之外,也跟虎门影视基地的特效团队合作,加入一些特效镜头,打造出更具视觉冲击的神话题材大片。
邹星驰不知道的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他的风格就出现了大变。从完全依赖无厘头喜剧,变成了将无厘头喜剧当做可有可无的佐料。
与此同时,邹星驰更是继许克之后,成了一个特效技术控,每部电影几乎是无特效不欢。
这种想法,虽然很烧钱,以至于后来黄晶都颇有微词的问他,如果减少特效预算,一部电影能省5000万,为什么要那么浪费呢?
两人的官司打到刘森这里,刘森的处理办法则是各打五十大板。
刘森让邹星驰答应,如果他拍特效大片可以回本,那么下一部电影可以继续拍特效大片。
如果拍的特效大片扑街了,那么他下一部电影就需要拍小成本喜剧赚钱,必须把亏掉的捞回来。这个约定,才让黄晶这个合伙人稍微满意。
当然了,其实星晶娱乐这种以双核心团队为主的公司,成立以来几乎是没有一年是亏本的。
而且,从90年代开始,每年这家子公司的年度票房就没有低于4亿港元的,堪称是香江的电影制片公司里面,赚钱最稳定的一家。
搞定了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刘森也是感到有些疲惫不堪了。
现在维创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即使是刘森分管的子公司独立经营,可是依然有很多的重大事项需要刘森签字批准。
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刘家父子对手下的管理层授权也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