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问:“我们再去做一次思想工作?”</P>
陆皓明摇摇头。知行就云里雾里了。</P>
陆皓明语重深长地说:“知行,人的智商有多方面,有一种智商叫【从政智商】。</P>
不从政,这个智商有没有,谁也不知道。一旦从政,这个智商就可以看出来。”</P>
知行明白,这是陆皓明在暗中批评他,不禁脸红耳赤。</P>
陆皓明继续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刚才提醒了你,是黄又新违规为黄权办理的。你应该提出如下对策。</P>
先抓黄又新,教育他一顿,要他去做黄权的思想工作。那么,黄权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P>
如果不主动签合同,他堂侄黄又新就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分,甚至可能入狱。</P>
就算黄又新入了狱,这房子还是要拆。那么,两者相害取其轻。他就会来找你们主动签合同。</P>
那时,你跷着二郎腿,何其威风啊。”</P>
知行苦笑了一下。</P>
陆皓明细细地给知行解释道:</P>
“他主动来签合同,至少有三大好处。</P>
第一,你在开发区更有威信。你坐镇一方,不战而屈人之兵。人家主动来求你了。何等光彩,人人佩服。</P>
第二,严重打击黄权的威风,他搬过来了,难以再成地霸。便于你的治理。</P>
他在群众中有什么号召力?自己都乖乖去签合同。人家只会笑话他。</P>
由此推之,这些搬迁过来的原住民就一盘散沙,他们会敬畏开发区。</P>
第二,挽救了一个人,还让他对你感恩戴德。这个人就是黄又新。</P>
他是街道办副主任,据彭达和宋文武的供述,涉及黄又新的就这么一件事。</P>
我们让黄又新去做工作,做好了,给了他一次立功的机会,只教育教育他,给一个小处分。他是不是会感谢我们呢?</P>
以后他就会努力工作,不会成为新的对立面。我们干工作,就是要团结绝大多数同志啊。”</P>
知行问:“如果他做不通工作呢?”</P>
陆皓明有点恼火了,严厉地说:“做不通工作就一切从严从重。推倒黄权家的房子,把黄权,黄又新都关起来。</P>
我刚才是讲的是工作步骤,一步一步来。要先走第一步。我也不能保证第一步走得通,但做任何工作都有步骤,一步一步来啊。</P>
你现在马上到段书记那儿去建议,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P>
知行走了。</P>
陆皓明痛苦地摇了摇头。</P>
这个人绝对不能当开发区主任了。</P>
当什么呢?</P>
放到哪个部门去当个副职,做点具体事。放到哪个部门才既不丢知行的面子,又人用其才?</P>
那就是放党委部门或者市政府办。</P>
党委部门,比如宣传部,统战部,这些部门的副职可以安排正处级干部,政府办的副主任也可以安排正级处干部。</P>
很多局级单位的一把手,组织上认为他合适,就把他们调到这些地方任职,这是常例。</P>
相对宣传部,统战部来说,让知行去统战部比较合适。宣传部经常要与媒体打交道,要处理危急公关。知行也不合适。</P>
安排他当统战部副部长?</P>
只能如此了。陆皓明有些痛苦,觉得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唐局长。</P>
但是,把行知放到局一级单位去当一把手,长远来说又是害了他。</P>
他在办公室里踱过来又踱过去,最后才下了决心。</P>
对,一定要调离他。</P>
唐局长啊,对不起了。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实在是手把手都带不出来,如果他有段有义十分之一的本事,我也会带一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