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碧海潮生(2 / 2)

而张翠山评价宋远桥时也认为开始宋远桥虽然不是谢逊的对手,但随着武当派功夫的精深,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到《倚天》结尾时,宋远桥和俞莲舟已经是天下绝顶高手。

在这一方武侠世界,内功的高低是衡量武功水平的硬性指标。而内功要靠时间打熬,王重阳年长的这些岁就是资本。

欧阳锋有着特殊的经历,内功深厚,但也只是少走弯路,进境神速而已,同样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而非一遭顿悟就天下无敌。

王重阳年龄虽长,但正值巅峰,而洪七还在爬坡的路上。

全真派功夫全在“空”、“柔”二字,最擅长以柔克刚,温水煮青蛙,直到把洪七的劲力都耗尽了,才一举战而胜之。

洪七对王重阳是心悦诚服。

黄药师见过欧阳锋的两场对决,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但就此认输又心有不甘,对欧阳锋道:“锋兄的武功小弟自愧不如,不比也罢。我就为锋兄吹奏一曲,当作咱俩的比试吧。”

除了欧阳锋,其他人都是一愣,不明所以。

黄药师这个人不与人交往,别人对他也不了解。但通过两场比武,知道这个人不是浪得虚名,对得起王重阳的邀请。只是他不敌对手,还要为对手吹箫庆贺,实在有失高人风范。

只有欧阳锋明白,黄药师知道比武没有获胜的希望,就玩儿邪的。

他有一首《碧海潮生曲》,以玉箫模拟大海潮浪之声,内含极高明的内功,可以让人心烦意乱,狂舞至死。

今天是他最后一场比试了,连战连败,最后又是对决有希望争夺天下第一的欧阳锋,为了不让人看扁,只靠武功已经不行了,惟有另辟蹊径。

这手功夫不只要武学修为精深,还要通晓音律,就算王重阳是天下第一,也没有这种手段。

这首曲子当然不能损伤在座各位分毫,但这种音波功极为诡异,稍有不慎,就可能着了他的道。

黄药师也是在最后,让别人看看,自己的功夫不止于此。

欧阳锋笑道:“早听说药师兄是音律高手,恰好欧阳锋也喜好此道,今日有幸,能聆听药师兄的箫艺,荣幸之至。”

黄药师把玉箫放在嘴边,一股悠长、细腻、恬静、娴雅的曲调传了出来。婉转多情、柔糜万端,只是几个音符,王处一就忍不住要跟着舞动起来。

王重阳一声叹气,扣住王处一的脉门,撕下布条,塞住了他的耳朵,直到他镇静下来,王重阳才松手。

其实王处一不至于如此不济,只是他一开始就没有把这箫声当作武功,真的把他当作一支普通的乐曲,这才在没有防备之下,迅速中招。

其他人功力深厚,不会轻易被箫声迷惑,而且这箫声针对的主要是欧阳锋,其他人只要抱元守一,凝神静气,安心地做一个旁观者,不想着攻击这箫声,倒也是安稳无虞。

面对这箫声,欧阳锋首当其冲,他始终面带微笑,没有显露丝毫运功抵挡之意。

箫声忽转,愈发的细不可闻,于柔弱处,彰显靡靡之音。

就在这时,火工头陀递给欧阳锋一把西域铁筝。

欧阳锋接过铁筝,盘膝而坐,将铁筝置于身前。

欧阳锋当然不可能就这么坐在这里听黄药师把《碧海潮生曲》奏完,就算自己不会出丑,又怎么能显示自己获胜。

黄药师嘴上说的客气,但这就是比武,比武就必须分胜负。

欧阳锋来华山之前,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铁筝这么有标记性的东西,自然随身带着,只是开始没有拿到山顶。

箫声响起时,火工头陀转身离去,其他人只当他抵御不了箫声,没想到他转眼之间就拿上来一把铁筝。

看来欧阳锋没有只守不攻的意思。

欧阳锋拂动琴弦,铮铮铮地弹了起来。

筝诞生于战国时代,在秦国很流行,所以又叫秦筝。

秦国以野蛮著称,爱好的乐器也是充满杀伐之音。秦筝的声音高亢激越,最适合演奏征战的音乐。

欧阳锋的铁筝更是凄厉难听,有如鬼哭狼嚎,丝毫听不出音乐的优美。

欧阳锋的金刚指力把双手练成铜皮铁骨,他也不用义甲,直接就用手指拨动铁弦。

黄药师面色凝重,脚踩八卦方位,边走边吹。箫声忽高忽低,如烟波浩渺,极尽变幻,在金戈铁马的筝声中,仍能清晰可闻。

欧阳锋试了几手,感觉出黄药师这门功夫确实了不起,能将音乐和武功结合的天衣无缝,当今天下,也只此一人。

欧阳锋筝音一变,凄厉的杀气,宛如实质,或刀、或剑、或矛、或戟,直冲黄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