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草原钢城,让我们来创造一个工业奇迹!(2 / 2)

“对了,县城里的主干道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宽十倍,还要留下坦克专用道。”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闲时民用,战时要做到可以起降战斗机,一切标准都按照空军的永备机场来。”

“需要的所有资源,汇总以后送到归绥找我签字。”

此话一出,车上的三位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负责开车的厂长甚至差点没扶稳方向盘。

如此大的手笔,怎么能让他们不惊讶。

不过县长也没多问,上级分配的任务肯定有深意,老老实实执行即可。

更何况眼前这位黄局长,可是边区里出了名的深谋远虑且打直球,事后肯定会指导自己一行人开展工作。

二十分钟后,黄河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钢铁厂。

事实证明,他的猜测并没有出错。在得知同行人的身份后,全厂的同志们彻底沸腾,纷纷献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没办法,自家大哥无论在什么时间点,都是所有人的偶像。

在众人拥护之下,黄河迈步走进了初具规模的厂区。不管是今生还是前世,他都是第一次近距离参观三皇五帝十八罗汉中的包钢。

进入车间之前,他在脑海中幻想过一万种壮观的画面,可那些都是空洞的臆想。

明明还没有开工,明明还是寒冷的冬天,可黄河却感觉有一股热浪迎面而来,甚至还隐约听到了机械轰鸣的声音。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和同志们的热情,一种纯粹而澎湃的勃发感。

“黄局长,我给你介绍介绍。由于第一机械厂所需的大型设备还没有就位,所以我们钢铁厂目前只配备了轨梁车间。”

“你眼前的这些机械在开工后,会把钢水塑造成列车轨道的形状。”

“无论是正太线和南北同蒲线的改轨工作,都会用到厂里产出的钢轨。按照您的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同志们都会全力动工。”

闻言,黄河满意地点了点头。

跟原本的时间线相比,此时边区的进度可谓是遥遥领先,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呢?

“嗯,各位辛苦了。”

“等回到归绥,我会亲自给总部医院的刘院长发电报,让他挑选出一批资历深厚的医生来支援包头,特别是在烧烫伤有经验的。”

此话一出,钢铁厂的厂长激动地握住黄河的手。

厂里当前的同志,有从国控区来华北讨生活的,有从之前的日占区被解救的,还有极少一部分边区自己培养的。

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上多多少少带点烧烫伤。

没办法,他们之前所处的环境太过恶劣。在钢厂工作,总是会因为各种情况被钢水烫伤烧伤。

这也是后世各大钢厂直属医院,在烧烫伤领域十分权威的原因。

无他,唯手熟尔。

就在黄河与厂长聊天之时,自家大哥已经被热情的工人同志们送上了讲台。看着一双双灼热的眼睛,他按耐住心中的激动说道

“同志们!这是世界上足以名列前茅的大高炉!它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国家,你们一定要好好管理啊!”

“大家是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骄子,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万众一心建奇功,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工业奇迹!”

话毕,全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每个人都在激动的鼓掌,即使双手泛红也不愿意停下来。

这就是当前时代的工人同志,每一个人都拥有着纯粹且高尚的品德。

“来!接下来请咱们的黄局长讲两句!”

听着在场众人的欢呼,黄河小跑着来到讲台。跟自家大哥相比,他这个“俗人”就要更直接一些。

“同志们,今天我在此向你们做出承诺。在未来的日子里,厂区内会陆陆续续补全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

“虽然我们是重工业区,但是轻工业也不能落下!在今年上半年,我会优先规划出一所毛纺厂!”

“还有!等所有大型设备全部就位,我会让太原的自行车厂送一批成品来,给每家每户配一辆自行车!”

听到黄河的承诺,工人们先是愣了一秒,紧接着便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这就是精神和物质结合的力量,虽然多多少少有些不合规矩,但这些主动背井离乡的同志们绝对配得上如此待遇。

动员大会结束后,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在某人的强烈要求下,自家大哥拿起厂长递来的剪刀,一刀剪断了带有大红花的红色布带。

最终的拍照环节,黄河也有些许参与度。他背身站在镜头的左上角,只给后世的人留下了一个挺拔的背影。

······

在钢厂的食堂吃完午饭后,二人在保卫科和警卫排战士们的护送前,来到了县城另一角的第一机械厂。

包头嘛,土特产除了吕布以外,那必须是坦克。

骑马上学上班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刻板印象,人家明明是人手一台59。

其实在黄河没穿越前的幼年时期,就十分羡慕当地的小孩。

他所在城市的公园内,虽然陈列着一架歼5和一门不知名的高射炮,但跟北方兵器城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这个4a级景点内,可是塞满了海陆空三军的退役装备,全都是经过处理的真家伙,每一个都可以进去甚至是操作。

别的孩子周末去公园玩游乐设施,包头的孩子一放假就去钻坦克摸舰炮,童年真心硬核到难以想象。

跟钢铁厂的情况不同,第一机械厂此时尚在准备阶段,许多大型设备还在调试和组装。

二人刚刚进入厂区,就看到了工人同志们正在安装模锻锤。这玩意的总重量足足有十六吨,是生产坦克装甲的关键机械。

“黄局长,我们厂预计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开工。不过大家伙都是熟手,月产量跟太原时期比只高不低。”

“如果可以从兄弟单位借点人的话,准备工期可以缩短至三个星期。”

厂长的汇报,在伍大哥听来是中规中矩,甚至还觉得一个月有些久。

毕竟送往北边的援助里,每一批都要提供近百辆蝉式坦克。如果不能及时生产,那就得抽调部分库存。

可在黄河耳里,一个月就开工简直是华北超人行为。

当初同志们刚刚拿到蝉式坦克的生产线时,光是组装这一步骤便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这还是系统提供了包括枕木在内的全部设备。

现如今只需要一个月,那必然需要没日没夜的干,他都能想象到工人们有多拼命。

“大家辛苦了,我在钢厂那边承诺的事情,厂长你应该知道。对于咱们第一机械厂,我肯定一视同仁。”

“不过工期真的不用那么赶,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

“人手的话,我会去找张万和,争取从晋省调来一批有基础的同志。”

原本想写3000的,但是写着写着就5000了。可能在12点前还有2000,有机会凑个日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