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校友密授选课秘籍,天才X挣学分闯祸(2 / 2)

我们一面吃一面又交流起了“选课秘笈”。

“下学期我选课时准备去找一个中国学生少一点的班。”Rick一面吃着二片面包夹一片番茄和卷心菜,一面对我说道。

“为什么?”我听了感到奇怪,因为我想一个班中中国老乡多不好吗?

“竞争太激烈了!这次我选的自控理论那门课里中国人太多,哇塞,要拿个A好难啊!”Rick摇摇头,向我抱怨道。

我听了Rick这样说才明白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了。

原来,当时在1988年,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之所以这么优秀,是因为当时前往美国的留学生最多的是来自北大和清华的,接下来是上海交大和复旦,也有西安交大和浙大的,但不是很多。

但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1982年的毕业生——大学停顿十一年后重启高考招生所录取的1977、1978级大学生。

他们在国内上大学时,历经十年没读书的他们在大学里求学如饥似渴,毕业后分配到各大研究所工作三年以上,然后通过统一的出国考试后挑选出来的公派生。

而美国学校的分数不是采用绝对分数,而是相对分数。

所谓的相对分数,就是把班级里面的所有成绩划成四个等级,最好的10%是A,剩下的20%是,再剩下的30%是C,然后就是D,再剩下就是F——那就要重读了。

因此,一个班里中国留学生多了,换句话说就是读书厉害的人多了,那就自然不容易拿好成绩!

所以Rick说的并非虚言,当时,中国留学生读书厉害到什么程度?凡是中国留学生多的课,“老外”很少会来选,因为连Rick这样从中国来的都感到吃不消了,那这些“老外”就更不行了,因此“老外”们看到中国留学生多的班级就会躲得远远的。

中国人读书厉害的结果就是:到上世纪末,即九十年代中后期,当这些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陆陆续续地进入了“硅谷”的高科技领域的各行各业,很快,“硅谷”高科技公司中的中下层技术骨干相当程度上都被中国留学生们占领了!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

我听了Rick的话,感到自己太幸运了,因为当时来美国念本科的中国留学生非常少,基本上都是来读研究生的,或者读研究生+博士的。所以在我修的那些课程班里,极少有中国人,否则像我这样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的人,能毕业吗?!

就在我感慨Rick的话时,Rick突然凑近我,神秘地说:“嘿,我找到一门可以不费什么时间就拿下的课了!”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因为我最缺的就是时间,能够不费什么时间就能拿下的课,这意味着天上掉“学分”那!

于是我使劲把嘴里嚼着的半只番茄咽了下去,问Rick道:“什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