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高科技小公司的门上,贴着一张招聘广告,门前,站着一位理着平头、踌躇不前的年青人。
这是我来到的第一个高科技小公司的门口,我不知道进去后的结果会如何。
犹豫中,我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时出来一个人,华人,圆圆的脸,梳着一个小分头,带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看样子像是公司的老板。
“请问你找谁?”这个人非常有礼貌地问道。
“我找工作。”我轻轻地回答,话音中透露着不自信。
可能是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因此这个人也没有感到诧异,而是把我带到了一个办公室。
我叫Richad,坐下后,这个人自我介绍道。
问清楚了我是从中国来美国自费留学的,想找个工作赚点学费后,Richad皱了皱眉,可能同样目的来找他的人很多,于是他看着我,用有点灼灼逼人的口气问道:“你会做什么?”
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书包里拿出那个我从中国带来的“DDZ-4”,轻轻地放到了他的面前。
这是我在美国第一次使用这款我从中国带来的“神器”。
这个“DDZ-4”,当时临出国前我生产了五台,其中二台被我转让了,一台被我送给了吴箐伟所长,一台留给了小褚,剩下的一台,因为我实在不舍得,因此就带来了美国。
Richad的脸色变得有点惊奇起来,也许我是第一个以这样的方式与他开始谈话的人。
他拿过“DDZ-4”,看到了上面有颗80单片微处理器。
他抬头看了看我,又推了推眼镜,低下头去凑近了看那“DDZ-4”上其他的芯片。
这次,他看到了一颗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模数转换器芯片。
他把“DDZ-4”放到了桌上,用疑惑的口吻问我道:“这是你做的?”
“是!是我设计的,并且是我自己焊接和调试的。”我点点头,给了Richad一个明确和肯定的答复。这时我已经逐渐回到了原本那个自信的我,因为我从他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
“我们是专门做半导体器件测试仪器的。”Richad开始自我介绍起来,口吻明显地变得缓和了许多。
原来,他是从台弯来的,在加州州立大学硕士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先在著名的“NT(NthTelecm)”公司工作了几年,然后就自己出来开了这家小公司。
“目前我们的产品还都是数字电路的,还没有开始采用单片机技术,不过有这个打算,因为毕竟智能化是大趋势。”Richad继续补充道。这时,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疑惑,而是开始出现了一丝的期待。
“这正好是我的特长。我相信我能为你的公司做很多事情。”我听Richad说他的公司正准备采用单片机来升级原有的产品,这正是我的强项,于是就毫不客气地毛遂自荐道。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