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朝会风云(2 / 2)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贵族朗声道:“陛下,臣以为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如今,大魏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大魏精锐还在,为何要一味的和宋国学,这样会丧失我大魏的传统。”</P>

拓跋晃笑了,道:“哦,你倒是说说,我大魏的传统是什么?”</P>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早期鲜卑的宗教信仰是萨满教,它和早期鲜卑人的生产方式有关,即以游猎为生。</P>

东部鲜卑萨满教的情形没有直接的记载,一般多以《后汉书·乌桓鲜卑传》注中引王沈《魏书》有关乌桓葬俗的记载为旁证:</P>

始死则哭,葬则歌舞相送。肥羊犬,以彩绳缨牵,并取亡者所乘马、衣物、生时服饰皆烧以送之。</P>

特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至葬日夜,聚亲旧圆坐,牵犬马历位,或歌哭者掷肉与之。</P>

使二人口诵咒文,使死者魂神经至历险阻勿令横鬼遮,护达其赤山。</P>

然后杀犬马,衣物烧之。</P>

拓跋鲜卑的萨满教,据《魏书·礼志》记载:</P>

谴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P>

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与生存有关的自然现象不理解,因此把桦木的自然生长看成是神灵所赐予,这也就是鲜卑部落中原始宗教信仰。</P>

现在,依旧有很多鲜卑人信奉萨满教,他们排斥佛和道。</P>

然而,自从佛教在魏国发展,萨满教就成了小众,接着,太武灭佛和崇道抑佛导致萨满教再次受到打击。</P>

如今,只有少数贵族依旧坚持信奉萨满教。</P>

这名贵族所说的就是萨满教。</P>

听到这个,朝堂一片安静,汉人大臣无所谓,这个跟他们没关系,而拓跋皇室和鲜卑大臣则沉默了。</P>

然而拓跋晃道:“萨满教确实是我们的传统,但是随着大魏建立,我们的百姓大多是汉人,他们信奉佛教或者道教,所以,朕以为,这个应当效仿宋国,信仰自由。”</P>

“陛下,不妥,臣以为,大魏子民,不论鲜卑还是汉人,当强制信奉萨满教,这样才能彰显我大魏传统。”</P>

此言一出,汉人大臣首先出来反对,“陛下,这是取乱之道,如此强迫百姓,大魏危矣!”</P>

拓跋崇道:“陛下,臣建议先斩此人以安民心。”</P>

不少大臣纷纷附和,然而,拓跋晃道:“算了,今日畅所欲言,朕恕你们无罪。”</P>

刚刚那名贵族官员却将不少汉人官员得罪,甚至一些宗室对他都不满。</P>

自从建国以来,大魏以佛教为主,后来拓跋焘灭佛,扶植道教,所以,一些鲜卑人都认为萨满教是低等的,他们已经进入中原,所以,必须要抛弃那些低等的东西。</P>

最终,这次朝会不了了之,拓跋晃十分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