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教化之道(2 / 2)

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最终,他们得出了结论,对于匈奴人,还是要自上而下――只要匈奴的贵族们一心来当汉官汉吏,那么上行下效,不愁那些居无定所的放牧人没有这样的想法。

刘辩最后补充道:“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张鲁的五斗米教,乃至于元帝之时传进来的佛教,都可以尝试着放到并州去……其各家想法虽与儒家不同,但总归是胜过匈奴人自身的巫术。”

一众儒家出身的大臣听了,虽然觉得有些腻味,但也没人觉得这两者能够有比得过儒家的教化之能,都没有反对。

正如皇帝所言,但凡能够造成些影响,都比匈奴人继续维持着他们的传统要强。

商议完了此事,很快进入了下一议题。

所谓大事开小会,云台殿中的办事效率要比朝会之上快多了。

太尉朱开口道:“西域撤军之后,需得留有驻军,不然恐西域诸国又以为我汉室要撤出西域。今鲜卑莫侯虽被击败,然西域仍有强国,不可使乌孙等国趁机占据。”

“臣以为,西域驻军当分外南北两部,北部驻军柳中等城,掌车师国前后两部,南部可以视情况而定,无论海头城亦或是龟兹、疏勒等国之内。”

司徒董卓如今管着财政,当家之后才知道柴米贵,朔方郡和安定郡的事是天子亲口定下的也就罢了,西域是什么地方他能不知道?动辄两部兵马,少说也得一千五六百人,而且在西域的军队最好是要配马的,如此,花费就更大了。

他当即说道:“昔日西域长史府在时,各处兵马及屯田兵也不过千余人罢了,如今已经胜了,何必还要如此分兵?”

朱答道:“吾纵观西域往日,便是没有匈奴之乱,西域之大国仍会因为国主更替等缘故作乱,上一次汉家撤出西域之时,疏勒国便因为国主之位厮杀不止,及敦煌兵力及诸国联军数次攻伐才能止。”

“若非因为西域给养困难,便是将此次出征西域的七千余军队都留在西域也不为过!”

朱此言一出,皇甫嵩首先劝道:“西域终究遥远,今鲜卑已经不足以威胁,只需确保诸国俯首称臣即可。”

刘辩也知道,如今没了来自北方的威胁,西域的重要性再度下降。朝中没有喊放弃“白费钱粮”的西域,已经称得上是尽是鹰派了。

但西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现在,更在于未来。

刘辩知道,这又是需要他乾纲独断的时候了:“昔日经营西域之时,每岁拨钱八千万。今西域之商路畅通,来往胡汉商旅,所携之货物价值何止数亿?其利多归于民也。商旅经行河西等地,其吃住买卖亦能使当地之民获益。”

“且有西域在,通过河西与并州首尾相连,能威慑西部鲜卑不敢起反心。”

说完了维持对西域有效统治的好处之后,刘辩总结道:“今且先如旧制,仍拨八千万钱,以观成效。”

说完,刘辩注意到董卓瞬间变得愁眉苦脸起来,他复又说道:“其中拨西园自西域商路之部分收益……具体如何,待麋芳自西域归来再议定,先定下两千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