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隐看向儒士,忽然问道:“君助我良多,可有我能助君之事?”
儒士答道:“潘公如潜龙而不自知,或跃在渊,在下想为将来多寻一条门路。”
潘隐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未再多言。
没多久他便亲自送此人从后门离开,望着那人离开的背影,潘隐在门旁伫立良久。
总归,他是拒绝不了的那一方。
……
冀州,颇有些不情愿的杨彪到此地之后颇有几分如鱼得水之感。
在雒阳,他是出身名门的九卿,但来到冀州,他是持节的重臣,在冀州与青州说一不二。
两州的刺史与二千石皆在他之下。
即便是素有名望的青州刺史陈纪,面对他也得老老实实地先行礼。
来往的名士官吏皆都对他恭恭敬敬,这不比在憋屈的雒阳要好?
杨彪很庆幸他没把杨修带来,他自己在冀州都已经这么飘了,年少的杨修还了得?
飘飘欲然之际,杨彪没忘记天子的嘱托,对他来说,无外乎依照律法从严行事而已。
他也将这一大略传递给了跟随他前来冀州青州的使者们。
安平国,观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