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部从朔州一路急行军赶到长安,王忠益风尘仆仆,脸上写满了倦容。
疲惫,他真的是太疲惫了。
事实上不光是他疲惫,整支朔州军都感到疲惫不已。
这样的一支疲惫之师是不可能拥有强大的战意的。
哪怕王忠益拿刀逼着将士们作战也无济于事。
王忠益当然也不会这么做。
他是一名统兵经验丰富的老将,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眼下王忠益最好的选择就是率部进城,休整一番之后再做打算。
但是显隆帝显然不这么想。
至今仍处于愤怒之中的显隆帝根本不允许王忠益和他的朔州军进城,而是勒令王忠益在长安城外扎营。
王忠益有苦说不出,毕竟他有错在先。
若不是他盯人不利,让北方蛮族从朔州防区绕了过去,如今长安也不会面临如此之大的压力。
他既然理亏在先,自然没有理由抱怨什么。
何况这是显隆帝降下的圣旨。
若是他违背就等于是抗旨。
无奈之下王忠益只能下令在城外扎营。
背靠长安城的城墙,和京畿道的老府兵背靠背抱团取暖。
但是如此他们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
据说如今长安城中都闹了粮荒,粮价暴涨,却是一天一个样。
城中缺粮,城外自然更不好过。
仅仅从眼下来看,王忠益旳朔州军自备的粮食最多够吃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怎么办?
若是北方草原蛮族撤军了还好说,不然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北方草原蛮族自然不可能自己撤军,所以只有把他们打退。
也就是说王忠益必须先让朔州军恢复气力,然后真刀真枪的跟北方草原蛮族干一仗。
若能取胜,则他也算是戴罪立功。
如若不然,恐怕他免不了要被显隆帝严加惩处。
如今朝廷上下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王忠益看,衮衮诸公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都是看菜下碟的主。
王忠益要想平安的度过这场风波,就需要慎之又慎,绝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王忠益和北方草原蛮族比邻而居,对这个老对手自然十分的了解。
可他仍然没有大意,而是派出斥候四散侦查,尽可能的带回有关草原蛮族的情报。
这不探不知道,一探却是吓了一跳。
原来北方草原蛮族这次足足调动了二十万大军南下。
这可是相当恐怖的数字。
要知道草原人丁稀薄,跟中原王朝那是完全没得比。
大周有数千万人口,要想拉出一支百万大军都得募兵。
草原人数总共就那么些,凑齐二十万大军,这是全民皆兵了吧?
不过草原蛮族做到这点也得益于他们骨子里的那份野性。
草原的男孩从小就骑马,可谓是马背上长大的。
他们的骑射本领一流,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确实要比中原王朝的士兵能力出众。
可在大范围阵地战中,中原王朝士兵的执行力纪律性显然要比草原蛮族的士兵高出一截。
也就是说越是大规模大范围的作战,中原王朝越占优势。
这其中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原王朝可以依靠车轮战就耗。
一支军队打不过,那好,我两支、三支轮番去耗。
这样耗下来,草原蛮族的军队自然不怎么能扛得住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双方的战力不能差的太远。
否则一触即溃,士气低落,说什么都是白搭。
通过这么长时间和草原蛮族的交手,王忠益其实也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
草原蛮族一般都是游击袭扰,很少采取大规模的冲锋。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轻骑兵,而轻骑兵几乎没有什么甲胄防护。如果发动大规模的冲锋,面临的很可能是极大的损失。
加之草原蛮族又是人丁稀薄,如果真的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过来。
草原从来不怜悯弱者。
如果一个部族的人口降了下来,战斗力减弱明显,就会被崛起的新部族取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属于草原人的规则。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草原蛮族都不会贸然发动总攻。
他们会不断的袭扰,扰的你不胜其烦。
在确认确实有必胜的把握之后,他们才会真正的倾力一击。
倾力一击的机会只有一次,再蓄力怕是就是几年之后了。
这一次自然也是同理。
与之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一次草原蛮族背后得到了魔宗的支持。
魔宗兴起于草原,兴盛于草原,崇尚的是黑暗和死亡。
在魔宗的教义中,黑暗和死亡是走向新生的途径和过程。
只有经历过黑暗和死亡,才能最终涅槃重生。
这一点倒是和佛教中的某些部分有些许相似。
但是王忠益知道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魔宗更加偏向于阴暗。
这么多年来魔宗之所以被中原抵制,被修行界抵制大概就是因为它挖掘的东西实在是过于阴暗了。
这种情况下人性都开始扭曲,修行者被魔化,性格大变已然不能称之为人。
修行的本质是让人向善,而如果修行者都是变得大恶,那就和修行的本义背道而驰了。
所以中原修行者谈魔色变,魔宗修行者几乎成了中原修行门派的公敌。
“听说这一次魔宗来了大祭司?”
王忠益再三确认道。
“回禀节度使,确是如此。魔宗大祭司这次亲临长安,应该是有大动作。”
“嗯。”
王忠益颇为沉重的点了点头。
大祭司抵达长安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据说大祭司的修为品级是超品,若是如此的话王忠益根本不是对手。
王忠益如今的修为等级是武道三品。
他最近在向二品发起冲击,哪怕是成功晋级,但和超品比起来也是云泥之别。
天下超品强者加在一起两只手数得过来,不会超过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