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介休范氏,争端(1 / 2)

“县尊大人,来人都在候见室那等您,总共来了两家人,师爷走后,又来了一家,”门房吏走上前来,小声低语道:“后来的那家,是介休范氏。”</P>

介休范氏?</P>

他们怎么也来了,还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刚从城隍庙祈愿回来,他们就知道了?</P>

自己的行踪,完全是在别人眼皮底下啊!</P>

这晋商,怕是早就已经盯上了自己。</P>

“另外一家呢?”孟永年接着询问道。</P>

“另外一家,”门房吏扭头,瞥了眼师爷,缩了缩脖颈,小心翼翼道:“另外一家,来自黎城。”</P>

“黎城?不对啊!”孟永年思索良久,微微皱眉,忍不住说道:“我没记错的话,黎城,不是也在山西省吗?这俩伙晋商,手伸这么长,到我们陕西澄城,到底想干什么!”</P>

“这群晋商,到底都在盘算些什么?”</P>

旁边的师爷,表情愈发古怪。</P>

“具体是哪一家的?”孟永年若有所思道。</P>

门房吏压低声音道:“刘家村。”</P>

“刘家村???”孟永年表情错愕,他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问道:“你再说一遍,是哪家?”</P>

“回大人,澄城管辖下的其中一村,刘家村。”门房吏哭丧着脸道。</P>

村?城?</P>

原来是一伙落地扎根了的流寇。</P>

附近的流寇不是都被武兄清剿干净了吗?怎么还会有一伙儿,还成了气候,武兄怎么从未跟我说过?</P>

难不成武兄也奈何不得,在这手底下吃了瘪?</P>

不行,等武兄回来,我得仔细问问。</P>

孟永年面色复杂,回过头,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师爷:“这就是你说的,不好说的缘由?”</P>

“大人明鉴。”师爷吞吞吐吐道:“小的不知如何处理,只能让大人回来,您看,要叫士兵把他们抓起来吗?”</P>

这是病急乱投医啊!</P>

“不用,现在还不到时候,介休范氏的也在,不能让他们知道咱们澄城,连流寇都能随进随出,此事等到之后再说。”孟永年缓缓道。</P>

一旦露了底,便已处于下风,那只会让自己在之后的谈判下付出更多的代价。</P>

“知道了,退下吧。”脸色凝重,孟永年点了点头,挥手让门房吏退下。</P>

他步履匆匆,穿行于衙门长廊中,眉头微微蹙起,心存忧虑。</P>

师爷跟在一旁小心翼翼道:“县尊大人,那村子的,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伙晋商,恐怕来者不善呐,您刚去往城隍庙,他们就嗅到了风声,这分明是早有预谋,就等着您乱脚跟子呢!”</P>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看这晋商,到底想从我这,要到什么!”孟永年目光闪动道。</P>

双手轻轻拢在袖中,随着步伐轻摆,他无声地排练着待会儿的言辞。</P>

等到了那候见室,最后一道门扉前,他深吸一口气,将任何情绪的痕迹都藏于无形,脸上绽放出最为和煦的笑容。</P>

那是官场上惯有的微笑。</P>

他目光扫过室内的来访者。</P>

分别二人,起身回礼。</P>

其一头裹高桶头巾,身着用缎制成的圆领长袍,腰间系着宽大的腰带,下穿宽腿裤,裤外穿着裙摆状的装饰性披风,带着精美的刺绣。身戴玉佩、挂折扇,面部隐约涂抹有淡淡的粉底。</P>

其二则是上套短衫,下穿长裤,唯一值得称道的,则是那和衣着不符的气质。</P>

应是那伙流寇的军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