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出境首战(下)(1 / 2)

区区几十发炮弹就想撼动已经基本成形的防御阵地?

烟尘很快消散,刘启冬抬头看去,只见三辆坦克与大队的英印军步兵正在大约六百公尺外徐徐而来。

队形井然,步伐整齐,一个个连身子都不压低,犹如是在阅兵似的。

合着你们这是瞧不起人是吧?

“告诉战防分队,务必集火敌军战车!”

“是!”

顶着掉了漆的MkI汤米盔、身着土褐色军服、穿着P1908帆布携行具的英印军士兵们在缓缓前进。

头戴太阳帽、拿着望远镜、腰间别着韦伯利No.1信号枪的军官则在嚷嚷着保持间距。

【配图:英印军大致形象】

浑然不知己方已经踏进了鬼门关的英印军在三辆A9型巡洋坦克的掩护下继续前进,而掩体中面无表情的刘启冬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等待着最佳的开火时机。

明军的野战条例与军官手册都明确指出——只要弹药充足,防御火力须在最大射程处就开始投递,以尽早瓦解敌军攻势,除非指挥官意图以近距离开火使敌猝不及防。

组织一次进攻并不简单,集结部队、分配任务、规划路线、预定火力支援方案等等都需要时间,所以如果远远的就通过火力打击来压制敌军,即可很好的延缓他们的进攻,甚至直接将之瓦解。

不过,感觉己方受了轻蔑的刘启冬认为自己应该给这些目中无人的家伙一个刻苦铭心的教训。

面对渐渐接近的敌军,重机枪射手将射速调节钮拨到了快速模式,这种情况下的VZ.35重机枪的射速能达到每分钟750发。

“二百碼了,那些中國人是不是已經逃跑了?”威尔逊身旁的一名少校自言自语道。

根据英军内部的《步兵训练》建议,这个距离是冲击行动展开的跳跃点。

突然,一发红色的信号弹从那个小山岗上冲天而起?

紧接着,一连串火光闪烁了起来。

密集的机枪交叉火力、精准的步枪射击,以及不断绽放于人群中的迫击炮弹,上一秒还在悠然迈步的英印军士兵们纷纷中弹倒地。

在火力部署这方面,周长风绝对是这个时代大师级的人物,由他的精心规划和调整的各类兵器的杀伤范围被错落有致的交叉或重叠,几乎不存在死角。

布置于两翼靠后的重机枪阵地上,斯柯达钢铁厂出产的优质钢材制成的捷克兵工匠心之作正在疯狂倾泻火力,橘黄色的枪口焰就没停歇过。

为了适配明军的弹药,兵部订购的那一小批VZ.35都是经过了改膛的,现在,一发发的7.36×56㎜无底缘重尖弹如同火鞭一样抽向敌军,橙黄色的弹壳带着青烟哗啦哗啦的从抛壳口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