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怕李少报复都不敢附和。
“跟我比有什么意思?那玖璃姑娘又不是我的菜,我倒是看见每次我萧兄弟来都可以见到玖璃姑娘。”李恶少虽然文采上不得台面但却是老滑头,让萧君阳来收拾他还是懂的。
“那就拿纸笔来吧。”君阳无奈说道。其实心里早想好了对策,昨天翻看书卷,都没看到唐宋大诗人们的诗让他可以放心的拿来用。
只求先人们不要怪罪,我这也是让你们的作品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延续而已。君阳厚颜无耻的想到。
“我先来,让我见识一下萧举人的实力吧。”张一文旁边一蓝衫公子往前一步道。
此人乃是金陵书院的新晋举人,陈文林。
陈文林七岁十字九岁作诗,也可以算作神童了。
但陈文林家境一半,与张一文交往多半是看在他父亲是户部尚书,想要借此换取一次朝廷做官的机会。现在宋国太平安定,皇上鲜明。低下的官员却不是铁板一块。
宋国有三个皇子,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参政,只有三皇子风花雪月,不理政事。
一派是以左相为首的主战派,对外态度强硬,支持者大多是武馆和旧勋。
不战争哪里来的功勋?
他们更支持从军营里历练过的二皇子。
一派是以右相为首的安乐派,对外关系暖昧,支持者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文人乡贤。
打胜了他们捞不到什么好处,打败了日子就更难了。
他们更支持从小受过文化熏陶的大皇子。
这皇帝老儿也是坏,要是直接把大皇子晋为太子事就少很多了,但偏要让他们斗一斗,朝中大臣多次提议当立东宫,这皇帝也不回应。
从现代的眼光看,在封建制度下的宋国还有不可忽略的外敌,主战不好,主和也不好。这样让两派制衡是最好的选择。
君阳收回思绪时那陈文林已经写好了;
亭景
垂柳青青池中荡,弯弯小桥连长廊。假山耸峙池水旁,凉亭檐下读书郎。
诗君阳判断不出好坏,但这种字体看着实在让君阳有点变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