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废土采集日常(26)(2 / 2)

海量积分从腕表转出,换回一本新鲜出炉的房产证。

不光卖家松了口气,沈瑶和程期也能睡个安稳觉。

要知道为了换这栋房子,在c区的房子已经提前两天被他们卖了出去,要不是这边签约太快,等到了约定时间他们就不得不搬出来租房子住。

和卖家在房产局门口分道扬镳,沈瑶与程期再一次回到新家,对着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里里外外好好逛了一遍。

对比c区,b区的房子别看层数高,但整体面积比不上c区,这也和基地内部的地皮价格寸土寸金有直接关系。

照旧是一楼办公,二楼住宿,三楼当阁楼用。

沈瑶在脑袋里初步设计出方案,至于什么时候安排装修,“这两天吧,还是越快越好。”

早点搬过来他们就能腾出手出门进行采集工作,食物当然要多多益善。

“约好了施工队,和之前一样,价格上调30%,他们答应提前完工。”

虽然这么弄不太划算,但时间紧迫,这段时间基地内部都是在各种换房,他们赶的时间不巧,只能靠钞能力争取。

沈瑶嗯的一声,给程期转了一笔积分过去。装修队这边暂时由程期负责,沈瑶处理家里的东西。

能丢的全部丢掉,需要带走的打包整理稳妥。

沈瑶为此耽误几天才将房子里外都收拾一遍。

这个时候,程期带来消息,野外的一片大型棉花成熟可以采摘,他已经给家里人都报了名。

“棉花?”

沈瑶一拍脑袋,才想起冷寒季最难过的当属骤降的温度与冰冷的床铺。

棉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物资,无论如何都要采集足够。

因为异变棉花保暖性更强的同时也降低了它的使用年限,最好用当年采集的新棉做棉被棉袄。

“采集限额吗?”沈瑶眼睛亮晶晶。

程期无奈,“像我们的话,每人会限额25斤。

不过如果是高度异变,没有限额,只是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愿意用。”

棉花也分异变程度,虽说基地号称有办法处理高度异变的棉花让其正常使用,但那是在应付底层人,实际上高层基本选用低中度异变,因为这样的棉花安全。

程期嘴上说的限额,指的就是低中异变的棉花。别看这样的斤数显得多,实际上除去里面的棉籽,在去掉不能用的棉球,真正的棉花重量不过将将够用。

且程期说的是以他巡查队的身份,换成沈家,个人20斤都算基地心肠好。

“什么20斤,我们限额15斤,”也就比打发叫花子强那么一点。

宋玲憋屈,和沈瑶出门采集时不忘抱怨基地新下达的棉花通知。

沈瑶让她往后看,最惨的只有5斤,还过不过了?

宋玲表情一言难尽,“基地这是想让我们去野外采集。”

棉花不是只有基地提供的那块地,实际上基地周围大大小小的棉花地不少,但野外的棉花有虫子和蜘蛛,摘不干净就能要人的命。

谁会舍得拿自己的命去摘棉花,基本上都是新旧棉花互相交替着用,熬过冷寒季又是一条好汉。

“家里不用担心,找个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

野外采集和野外采集有区别,不说程期自己有门道,沈瑶这边也有系统外挂,棉花肯定管够。

宋玲铲了许多藤蔓放进背篓,转头摘了些树叶收好,她们今天出门没走远,只是摘些常用的编织材料。

三家谁都不缺粮食,等到棉花顺利采集结束,就能正式准备猫冬事宜。

“你和小程的新房什么时候搬?我和你爸过去帮忙。”

至于沈禹,临时随佣兵队出了门,还需要几天才能回来。

“定在后天,到时大家一块过来热闹热闹。”

东西已经提前送了过去,如今c区房子只剩睡觉的床。

沈瑶和程期不打算将床打包带走,因为当初售卖时,买家出了价。

“行,后天我早点过去,正好看看b区正在卖的房子。”

沈瑶买房比程家要波折些,但好在有人松口,让他们捡了漏。

目前已经谈到价格,不出意外的话,冷寒季来临之前,沈家也能搬来b区。

“最近好多人都在搬家,”和装修有关系的工种都能大赚一笔。

“住咱们周边的邻居,就是老周家,搬去了d区,”宋玲提到她的老闺蜜,一脸不理解对方的选择,“说是周英那个丫头牵线搭桥,周家应该赚了一大笔。”

房子值钱,何况c区的房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周家一来一回的倒手,赚来的积分能翻上一倍。

不过“周英?”

沈瑶都快把这个人忘了,没办法,日子过得不错就想不起来。

询问系统是否知道周英在干什么,沈瑶目的明确,‘不会在算计我吧。’

系统:……

系统表示周英不敢算计宿主,人家的目标是娘家人。

啊?

‘算计娘家人?’心里终于变态了?

‘是啊,觉得自己生活太惨,都是家人不作为,联合外人下套,’目前周家已经入套成了他们的盘中餐,逃不掉的。

沈瑶:……

‘蠢货!’

如果是周英自己觉醒,沈瑶还会觉得佩服,感情是被外人当了工具人利用,真是愚不可及。

系统:……

系统闭嘴不言,心说周英这种事,它们真管不到。

“瑶瑶,你还记得周英?那闺女遭了大罪,不过她男人没了,最近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

宋玲还能记起周英的长相,不过也有段时间没见。

“周姨他们搬走,您没劝劝?搬出去容易搬进来难。”

历来靠近基地中心的房子都是热灶,不管什么时候不缺人买。

有心气儿的都想家里越过越好,周家主动换到差的地方,让人不解。

“劝了,不过你周姨难做,家里儿子和儿媳做主,她能干嘛?不过是一把老骨头努力多活几年罢了。”

宋玲有些物伤其类,闲聊的话题又变得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