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十四年秋,故陵帝都。
一辆近乎于雍容奢靡的马车行驶在帝都前的乘龙道上,细碎的铃铛声让人注目,看去,一盏鲜红的灯笼下挂着一枚刻有“李”字的金色铃铛。
“是李家的马车,快避开快避开!”
两侧的行人闻声纷纷吓了一跳,唯恐避之而不及,却已经撞上了,只得低头叩拜。
“将军万福金安,小姐姿容绝世,李氏万年不倒!”
比给皇帝问安还要大的架势惊呆了不少过路的旅客和商人。
“怎么回事啊?”
一位盐商初来故陵,随着众人叩拜之余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不知道啊?那是李氏的马车,是将军府的马车!能挂铃铛的,要么是将军,要么是将军的掌上明珠。”
盐商道:“便是贵妃的娘家吧,全城叩拜,如此尊敬?”
“尊敬有余,恐惧更盛,早几年的李将军还受皇上的制约,这几年越发猖狂,皇帝压不住,九门管不了,如今有叛党作乱,听说是李荣海李将军统帅,还没出征便投降了,各番使臣入傅面圣都得先去李府拜一下李将军。”
盐商略显震惊道:“这李将军如此厉害?”
“可不是吗,都说了,皇上他是太平盛世的摆设,真正保家卫国的是李将军。”
李择喜在马车上听着两侧的议论声,又低头看着指尖的平安锁,无奈的笑了笑。
“听起来,我们到像是恶霸了。”
近十年的光阴,李择喜彻底长大成人了,继承了林怜的美貌,幼时难以见的,如今倒是看的明明白白,尤其是那双低沉妖冶的眸子,天生的摄人心魄,哪怕如今一身白衣,也压不住骨子里露出的那猖狂明媚。
陈姨也老了不少,风水岭一过,皱纹满面,看着李择喜平安长大,她也由衷的高兴,却因为李择喜随着时间而越来越压抑的性子,不免觉得担忧。
今日是李择欢孩子的百日宴,受到邀请,李择喜才能入宫。
距离上次一别,已有两月,江至也离开了六七年。
李择喜时常能梦到他,如林怜一般,江至出现的突然,离开的时候也没留下一句告别的话,只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月色之中,李择喜有些责怪他,却连质问的机会都没有了。
“小姐,到了。”
“好。”
李择喜提步下了马车,把守宫门的侍卫见是李择喜,纷纷点头哈腰的行礼问好。
“贵妃娘娘恭候李小姐多时了,还请李小姐替奴才给贵妃带句祝福,祝贵妃娘娘母子平安顺遂,与皇上永结同心。”
“赏。”
这种话听多了,也就皮笑肉不笑了,李择喜点点头,等到陈姨赏了侍卫,耳畔再次响起侍卫那不绝于耳的道谢声后,抬头看去,本是正午,却已见潦倒的暮色,李择喜皱了皱眉,总觉得奇怪而不安,却没多留,在陈姨的陪同下,进了宫门。
侍卫赞赏道:“李将军的这位小女儿,正是美上天了,比贵妃娘娘更胜一筹啊。”
一位年近四十的侍卫道:“曾见过李家小姐小时候,那能想到如今这么美,好像也到了择婿成婚的年纪了,你模样不错,家中也算贵族,表现好些,若是被她看上了,也算飞上枝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