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渊经验丰富,直接带人去了一家酒楼的后院,把野鸡野兔和鹿肉都给卖了。</P>
掌柜的跟沈渊也算老交情,看到这次还有鹿肉,爽快地给了高价。</P>
鹿肉可遇不可求,那可是跟龙肉比肩的存在。</P>
鹿肉直接卖了二十两银子,带上野鸡野兔的,总共二十五两。</P>
接着他们去了药店。</P>
老大夫看到虎骨也是激动万分,更甭提还有两块鹿茸,处理的也十分干净,直接出价一百二十两银子。</P>
三个兄弟都惊呆了。</P>
进了一趟山,竟是卖了一百四十五两!</P>
一百四十五两什么概念?</P>
现在在镇上做工一天也才二十文钱,还不包吃。</P>
村里多少人甚至连银子都没见到过。</P>
一个家庭一年吃喝,也估计不到十两银子,还是吃的非常饱那种。</P>
一百四十五两,他们家能分七十多两,若知道平日里,他们家一年到头能存三两银子都不错了。</P>
这七十多两,娘咧,可吓死他们了。</P>
总感觉占了沈渊便宜,可是沈渊二话不说,直接分了一半给三兄弟。</P>
亲兄弟明算账,既然已经说好的,沈渊自然毫不吝啬,更何况他还留了虎皮。</P>
三兄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激动地都不知道要把银子藏哪里去。</P>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不能放在一个人身上,万一丢了就全丢了。</P>
所以,一人都揣了一些,走路都小心翼翼的。</P>
沈渊分了银子,让三兄弟自己的去买粮,而他则是准备去买一头牛车。</P>
他家劳力少,就他一个人,等耕地的时候不好耕。</P>
正好今日来了县城,买牛是需要在官府登记的。</P>
一头成年的耕牛最少八两银子,再带上车架子,整套牛车下来,要十两多。</P>
他买了一头牛,再加上一个车架子,总共花了十两零二百个铜板。</P>
别小看这十两银子,在村子里,多少人一辈子也存不到这么多钱。</P>
他这次也是运气好,一般人就算有了银子估计也舍不得去买头牛。</P>
就比如他们大柳树村,现在也只有里正家里有一头牛。</P>
买了牛车,他手里还有六十多两银子加上上次打猎卖的银钱,总共八十多两。</P>
前些日子,粗粮他早已经买的足够多,更何况还有苏晚晚给的那么多粮食,他自然不用再去买粮食。</P>
以前他还要给沈昭抓药,现在沈昭的药也不用抓了,笔墨纸砚也不用买。</P>
沈渊忽然觉得这几十两银子不买这些,也挺多的。</P>
毕竟真正花银子还是药和书。</P>
尤其是那些笔墨纸砚,贵的要死,就连药,每次抓一月的药,也得二两银子。</P>
沈渊把钱揣到怀里,不知为何,又想起苏晚晚了。</P>
若不是遇到了她,这些银子买了药和笔墨纸砚,也剩不下这么多。</P>
走着走着,看到县城的官窑,沈渊想到苏晚晚要那些瓷器,驻足望了许久,最终也没去买。</P>
买了瓷器给她,她又要去卖钱,然后给他们买买买,最后累的还是她。</P>
而他,丝毫帮不上任何忙。</P>
更何况,他已经写过信了,以后不再让她买东西,不让她再卖瓷器,就此为止了。</P>
操,大男人说话算话,一个唾沫一个钉!</P>
沈渊不愿苏晚晚受累。</P>
赶着牛车离开,沈渊经过了一个卖姑娘首饰的阁楼。</P>
沈渊停下了牛车,最终还是走了进去。</P>
掌柜的看到是一个男人,穿的像是庄稼汉子,多少有点看不起。</P>
不过沈渊也不在乎,兀自瞅着。</P>
终于,他一眼看中了一根白玉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