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庸落入了曹魏的手中,也并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可以说,上庸根本对汉中起不到任何威胁作用。只是在曹真的三路伐蜀时,司马懿从上庸出动过一次。可是那一次也因为天气原因,半途而废。从此,双方在上庸方向上,再也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动作。
上庸的地理特点就是,四面群山环抱,与四周的陆上交通十分困难。
可是,在上庸的境内,有一条汉水横贯其中,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沿汉水而下,便是襄樊,数日之内便可到达。王翦如此做,便是稳中求进,步步为营之举,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拿下了上庸,便可以为晋军入蜀之后存下退路,不容易出现被困死的风险。
而且,王翦也清晰认识到了接下来伐蜀之战的过程中荆州岳飞的重要性。有上庸在手,届时,荆州若真是有失,大军也可在短时间内派出一支援军。
这一次于晋军而言乃是一场“国战”,而“国战”,是真正输不起的。因此,在“国战”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为了胜利而兵行险路,那是弱势一方迫不得已的做法。
在“国战”之中,优势一方更应该秉承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做法。
而刚好,在这一点之上,这才是王翦最为擅长的。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这两句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而好的医生没有很大的名声。”
下棋时,也有一句术语叫“通盘无妙手”,原话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而王翦相比于很多统帅,便是如此,很少有像其他统帅那样精彩的“妙手”。
可是,这些恰恰是高手的战略,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很酷,赢的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正如守卫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终归要有深沟、高垒的防护。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会去做这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善弈者通盘无妙手”。那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那些看似没有妙手的手段,可实际上,或许那些才是真正的妙手,是令你无懈可击,无从下手,最终只能够一步步地去被迫地面对自己死亡的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