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荆楚称王(一)(1 / 2)

经典春秋 平谣 1793 字 10个月前

1

楚人的祖先传说很多,但楚国社会公认的是祝融(róng)为先祖。

祝融是炎帝的火师,祝融家族部落是炎黄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之后,黄帝部落派遣祝融等人进驻炎帝部落。而进驻炎帝部落的祝融一族在帝喾(kù)时代开始建立祝融氏部落,后人又称“祝融之墟”。

“祝融之墟”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关于楚国国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据《楚居》中一段对楚先君鬻(yu)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bi)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妣厉,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在夏商时期,荆与楚是同物异名,是一种木本植物。这种历史记载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一种说法是:荆作九州之一,在大禹治水定九州的时候,荆州作为地方名称就出现了。通过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记载发现商周时期荆、楚是互像代用的,后又从《诗经》的记载中可知,其时荆楚已并联成专门的地域名称。

这些历史就在这神话般地传说中传承下来,而这种神话也造就了楚国这个有血性的部落和神奇的民族。

说到楚地分封,还是要重说周公姬旦。武王病逝,成王尚小,周公姬旦代理摄政。当周成王进入可以摄政的年龄,周公姬旦即把权位移交给成王。由成王亲政。

失去朝政大权,周公姬旦却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好说风凉话妒贤嫉能的人纷纷出笼,过去一直循规蹈矩听令于周公姬旦的人有的甚至变得穷凶极恶,向尚年轻的周成王进谗言陷害周公姬旦。周公姬旦为防后患,悄悄给成王留下一封信,自己便离开了朝廷,只身投奔了被称作蛮夷之地的楚国领地。而当时这里确实没有进入周王室的视野。

楚人得知了周公姬旦的身份后,对周公姬旦敬如上宾,使周公姬旦十分感动。

一天,周成王读到了周公旦的遗书,理解了这位倾心周王室发展振兴的摄政大臣。知道周公姬旦是忠诚辅佐朝政,且胸怀宽阔,有一片赤胆忠心。读着姬旦的那封书信的周成王感动涕零。他悉心调查了谗言之来源,明白了是部分人对周公姬旦的诬陷,于是他再也不能相信那些小人的谗言了。这个转变在当时的周成王来说的确是成熟的过程。周成王命人寻找姬旦,并在楚地召回了姬旦,仍让他辅佐朝政。不仅如此,周成王还大肆启用了武王时期的功臣后代进如朝政辅佐。

从楚地回到周朝后,周公姬旦向周成王倾述了蛮夷之地的经历,历数了那里黎民百姓的善良与对周天子的好感,这让周成王对荆楚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楚地的先祖鬻熊曾经侍奉过周文王,所以周成王也希望能举用楚人。

这期间楚人的领袖是熊绎(yì),熊绎是鬻(yù)熊的曾孙,也是这块土地上的第四代君主。

这个熊绎对周王朝尽心竭力、恭谨勤劳,后人用开辟荆山、“筚路蓝缕”来形容当时的熊绎。为了能让周王室认可荆楚,熊绎不辞辛苦往返于荆楚之地到周王室之间。尽忠于周王室、勤政与荆楚黎民。

楚人居丹阳,地僻民贫,势弱位卑。因受艰苦生产条件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制约,让往返勤政的熊绎十分辛苦。后人以“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十六个字来形容熊绎。意识是说熊绎穿着破旧的袍子,带上破旧车子,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朝见周天子。

当时楚国为周室纳贡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无非是桃弧棘矢还有苞茅之类。苞茅是一种草本植物,别看这苞茅不起眼,在当时却是人与神交往的必备之物。而且只有楚地有产出。是周天子祭奠天地、太祖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熊绎的筚路蓝缕从楚地送到镐京的就是这些东西。

在周王室的印象里熊绎像一个朴实的下人一样,敬业职守,恭谦做事,熊绎的形象博得了周成王的首肯。熊绎得到了周天子的信任,并委派他和鲜卑的酋长一起“守燎”,担负周王室祭奠时火师之责。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吏,想必是周王室知道楚人是祝融的后裔,而祝融就是炎帝和黄帝的火师。

正是因为熊绎这样勤政周王,熊绎后来被周成王封于睢山与荆山间的蛮楚之地,为子爵位,号称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