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伯阳父预感到周王室必然打乱,也深知自己不能再为周氏江山做事了,便向周幽王告病还乡,再不赴朝向周幽王进谏了。
褒姒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权倾后宫,但仍然是终日不见笑脸。
这让周幽王闷闷不乐。周幽王龙颜不悦,让满朝大臣都有恐惧和压抑。众臣都以为虢公善于取悦周幽王就私下里让这个虢公想主意。
其实虢公早有觉察到周幽王的不悦,而且为什么不悦,自己也心知肚明。这一日虢公向周幽王谏言道:“大王大可不必为褒姒娘娘不笑而苦恼,因为褒姒娘娘是天子正妻,为当今天下娘娘。不笑为尊,只有当我王朝有大举动方能得其一笑。”
虢公的话倒是把周幽王给说晴天了,周幽王就问虢公说:“当今我朝廷上下什么是大举动呢?”
虢公略有思索,回说:“我周氏先王曾有一铁律,那就是烽火台上以烽火鼓乐号令召诸侯。那可是我周王室的大举动,当狼烟点起众将士擂鼓助威,各路诸侯得到信息迅速聚到烽火台前,以待王命。或剿除来犯之顽匪,或聚集重兵以行国事。这大举动近来已很久没有王操作了。”
周幽王听了大喜,感觉这是逗褒姒王后高兴的好机会,于是下令朝廷率兵将军齐聚集烽火台。
一个胆大妄为、旷古未有的大闹剧,就这样形成了。
褒姒为何神威显贵而不乐,这要从褒姒的身事说起,据传褒姒是周王后宫的宫女所生,时当宣王在世时,一个怀孕的宫女被幽禁,本来后宫深院,女人除大王宠幸外,不可以为其他男子所及,所以宫女就不该有男女之欢爱,而这宫女又偏偏有了孕身,于是就根据宫中的传言编出了一套瞎话来,待孩子生下来,哪敢抚养,任由宫里人将那孩子丢于河里。一对卖弓箭的老夫妇夜里赶路,听到了婴儿的哭声,于是抱走了她。后来他们到了褒国定居下来。这女孩一天天长大,竟出落成了一个绝世无双的美女而远近有名。后来褒国世子洪德见自己的父亲被周幽王囚禁,而且周幽王率重兵来讨伐,为能逃脱褒国生灵涂炭就将褒姒选来进献给周幽王。结果这一遭真的奏效,周幽王大兵没有伤及褒国,而且也因为这个女人,父亲也获得自由。然而这一传奇,并非周幽王能得知的。
褒姒从小无亲生父母,感觉不到亲生挚爱,内心郁郁寡欢,又有褒姒国的选美,自知自己成为了养生父母的摇钱树,更没有了亲感受。入宫后随幽王幸宠蒙爱,却有六宫粉黛的妒忌和申王后的明争暗斗。深知自己进了宫中积怨尤甚,难出苦海。而今申王后去了,太子去了,自己权重六宫,却是没有底数。心想不知哪一天又生新的矛盾,或申王后卷土重来,或天降大祸,自是高兴不起来。当然这些都属于外人猜测,其褒姒的内在不悦亦有其自身秉性。
西周时候,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修建了许多髙大的平台,叫烽火台。台上堆放木材、狼粪,有军士日夜据守。遇有敌人来犯京城,守台的士兵便举火报警,擂鼓示众,夜里点木材以火报警,白天则燃狼粪,以狼烟报警,鼓声大作为附近诸侯相聚共同抗击来犯者的号令。因此古书上把敌人大举来犯称为“狼烟四起”。这烽火传达的是敌人来犯的信号,也是周王向各地诸侯军队下达的前来京城勤王的命令。虢公建议点燃烽火,让各路诸侯赶来京师,让褒姒看到这千军万马受骗前来的宏大场面而发笑。这一建议其代价毕竟是沉重的。
结果这一天,众臣拥幽王、褒姒登上烽火台,下令兵士点燃了烽火,不久各地诸侯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了京城。褒姒坐在城楼上,看着那熊熊燃起的烽火狼烟,再看看那受骗而来一路奔波、狼狈不堪的将士,不仅嫣然一笑。周幽王有说不出的得意,虢公因此也受了重赏,可各路诸侯勤王的诸侯、将士知道受骗,心中不由得燃起愤怒之火。他们都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冷美人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