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供销社的下班时间,柜台和家具还未安装完成。李桐福让艳华下班回家,他们三个在现场帮助杨柳方和带来的工人一起,把剩下的家具和柜台安装完。
等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了,十月中旬的西州,昼夜温差大,这个时候已经很冷了,五个人就近找了一个牛肉面馆子,每人要了一个大碗的“肉蛋双飞”,一大碗牛肉面连汤带面地吃完,身上暖乎乎的。秦家军辛苦了一天,杨柳方担心他开夜车不安全,就没让他再送自己回去,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简单的旅社,和带来的工人一起在这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秦家军早早地起床,先把艳华送到供销社,又来旅馆接上杨柳方准备把他送回厂里。杨柳方请秦家军和工人在早餐点儿上吃完牛肉面才向家具厂返回。到了家具厂他就开始研究折叠的餐桌和餐椅,其实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在跟着师傅学徒的时候就知道“交椅”这一古家具的典范,并且在王世襄所著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中也看到过并反复研究过,只是没上手做而已。
现在要做的折叠家具和仿古的不同,它不需要扶手,并且也不需要复杂的榫卯工艺。目的是为了在人们居住的狭小空间内,能有餐桌吃饭,饭后能够收起来,不影响人流动线,但其基本原理和“交椅”倒是殊途同归。
杨柳方边思考,边拿着木头在一面墙跟前比比划划,他要让餐桌和餐椅在制作完成之后能够收起贴墙放置,尽可能的不占用空间,几经尝试之后,他终于研究明白了,将“交椅”的腿放在一张桌面下,一侧与桌面用合页相连,这样当桌面掀起后能够与交叉的腿形成水平面,靠墙放置最多占用20公分左右的位置,这样就有足够的通道供行人通过了。而餐椅采取同样的原理,并且他创意性的采用三段折叠式结构,将椅背能够朝着椅子面的方向折叠,这样折叠后与交椅的腿形成一个平面,也是将近15公分的厚度。
想到此,杨柳方开始尝试做第一把“交椅”,因为相对于三段折叠式的椅子,桌子只有两段折叠,椅子根据自己的设想能做出来,桌子就不在话下。他取木料打点、画线,在机器锯上打孔,做轴,大约两个小时,一把三折叠餐椅的料就开好了。经过他细致的组装,并且尝试靠墙放了一下,果然和自己设想的一样,这把餐椅对于空间的节约非常完美。杨柳方把这把椅子交给做喷涂的工人喷出来,自己开始下另外几把椅子的材料。工人来拿椅子的时候,抱怨说现在人力压气泵太累了,既然已经通电了,就早点买一套大型的气泵吧,这样可以使用双喷枪,两个人同时工作。
杨柳方这一段的确太忙了,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幸亏工人提醒的及时。杨柳方立即答应下来,并且他等不及张锋或者秦家军来送菜,决定明天先去西州买电动工具。想到这里他加快了速度,要赶在今天下班之前把明天的椅子和桌子料下出来,这样即使自己离开工人们也会有活干。杨柳方发现尽管路都修通了,但每次去一趟西州和以前一样困难,依然是驴车、顺风车、公交车的一路颠簸,如果有电话能和李桐福联系就好了,需要什么打电话就能办,省的来回的折腾。他决定这次去买气泵的时候,找人问清楚,看看他们能不能装一部电话,并且供销社里也装一部,这样沟通起来方便,还省得来回路上奔波浪费时间。
杨柳方是一早乘坐石头村长拉水的驴车出发的,出发时杨柳方看一下表是早晨的5:00,到了供销社的时候已经上午10:00了,路上整整花了5个小时。如果五个小时用来做家具的话,以他们厂现在的工作效率,一个单体沙发都完成了。
“阿弟,你怎么来了?”在门口刚刚接待完客户的李桐福看到杨柳方下公交朝自己走来的时候问到。
“阿哥,我来买电动工具,将厂里的机器设备更新一下,现在效率的确太低。对了,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什么事儿?”
“阿哥,咱们在厂里和供销社里各装一部电话吧,这样的话厂里需要什么或者这边有客户订货,我们好沟通,省的来回跑的折腾,把时间都浪费到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