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是汉代对匈奴的策略转变,是如何从和亲变成动武的。汉武帝一改大汉的和亲政策北击匈奴,开疆拓土,收复西域诸国是对还是错。以及对后世大汉政权的影响。
赵穆看出了哲宗这次殿试考题的深意,哲宗无非是借古喻今罢了。如今的大宋与当年的大汉如出一辙。
真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乃是国耻,如同大汉对匈奴无底线的和亲政策一样。
而汉武帝派遣卫霍北击匈奴,便如同今天赵穆率军击溃辽国收复二州一样。
拿这个作为殿试的考题,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最后君臣商议的时候,赵穆改了一下这道试题的题目。试题最终被修订为“论汉匈之攻守易形”。
确定好最后的殿试题目后,哲宗便当众宣布了自己身体不适,委派岐王主持这一次的殿试。
百官虽然一片哗然,但哲宗这招先斩后奏,打了百官们一个措手不及。毕竟明天就该殿试了,他这个时候掉链子了。其他人也没预备说辞,也只能同意了哲宗的决定。
毕竟科举乃是国之大事,儿戏不得。皇帝这个时候病了,若是不派一个人出场的话,甚至是延期考试的话,那么都有可能成为大宋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科举的最后一考,殿试终于开始了。
诸位参加殿试的考生们寅时便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他们排在午门之外接受侍卫们的检查。他们这一次除了礼部发放的准考号牌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带。而集英殿上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所需的笔墨纸砚。卯时的钟声敲响后,众人便陆陆续续的从午门进入到了皇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