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优待(2 / 2)

对于一介百姓来说,能够有很多很多的存粮,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

古往今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真正做到百姓有存粮的时代,还没听说过。

崇祯皇帝很激动,他觉得,大明王朝离着盛世不远了。

朱慈烺很伤心,当‘老人’说出明年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朱慈烺加倍的伤心。

“爹爹,您真以为这个老人,明年的日子就会家有余粮么?”

崇祯一怔:“不是他自己都说了么,这岂能有假。”

朱慈烺叹了口气:“爹爹糊涂,您怕是不知道咱们朝廷赋税的厉害。就拿雄县来说,官府登记在册的一万人,就得顶上十万人的赋税。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缴纳十个人的赋税。这样算下来,您觉得这个老人本事再大再能干,他种了十几亩地,收获一万斤粮食来算,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他仅仅需要缴纳五百斤的赋税。可是,实际情况就是,他得缴纳五千斤的粮食。而且一个人的本事再大,怎么可能一年收获上万斤粮食。这个人就算是一年到头不停歇的干活,一年也就收获三五千斤吧。这还是好的年景,八成的收入都得被官府盘剥,他还怎么活。”

崇祯皇帝闻言大惊:“怎么可能,谁敢如此鱼肉百姓,都察院是干什么吃的!”

朱慈烺又叹了口气:“大明的官府都敢,各地的官府都是这么干的。咱们朝廷的赋税一直都很低,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流民造反,第二年您就没想过么。一个普通百姓,承受的,是十个人的赋税。”

崇祯皇帝心中一寒:“你的意思是,那些免于赋税的人,讲赋税摊派到了没有免除赋税的百姓头上?”

朱慈烺点点头:“是的,就是这些免于徭役赋税的人太多了,有了功名的读书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地主豪绅富商大贾,他们都是不需要服徭役,不需要缴纳赋税的。这些人,他们凭什么。咱们朝廷,又凭什么养这么多人!”

看来儿子说的没错,大明必须要改革了。那些所谓有功名的人,所谓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必须取消他们的这种优待了。

你们凭什么,凭什么要有这些优待。老朱家的子孙上百万,整个大明百姓养得起吗。

那些达官显贵们,那些自以为有些功名的读书人们。你们凭什么就高高在上的,享受这些本不该有的待遇。

享受一定的待遇是应该的,享受过分的待遇,那就该死了。

朱慈烺没有继续再多说什么,百闻不如一见。还是等接下来的路程,让崇祯皇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走吧父皇,咱们离着雄县,还远着呢。”

崇祯皇帝一路上陷入了沉思,他在反复的咀嚼儿子说的这些话。若真是如此,大明真应该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