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艾清拿起一个苹果,放到小鱼面前的桌子上。
“苹果。”
“那这样呢”艾清又拿出一个苹果,放到桌面上。
“还是苹果。”
“几个苹果”
“两个。”
“所以+=几”
“唔……”小鱼掰了掰手指,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是两!”
“嗯,不过也可以说是二,两和二是一个意思。”
“那,为什么,两个字”小鱼不解的问道,“意思,一样,为什么,不用一个”
这可就把艾清给问住了。
虽然他能很清楚的分辨出什么时候可以用二,什么时候可以用两,但要说为什么,还真搞不清楚。
似乎所有数字当中,只有二这个数字有这种特殊性。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只能求教万能的互联网。
但是看完以后,艾清就更是不知道怎么教了。
“二楼”“二年级”“二叔”“二分之一”这些往往不能用“两”来代替。
而“两台机器”“两吨大米”“两个人”“两本书”等情况,一般不会用“二”。
还有一些情况,说“两三个”的时候用“两”,但说到“二三十万”的时候又得用“二”。
甚至“两”还能代指“不多但大于等于二”的意思,比如校长上台讲话,总喜欢说“我就说两句”。
艾清感觉这个对于小鱼来说,还是太超纲了,最后只能说道:“以后你慢慢就懂了。”
唉……明明以前年轻的时候还想着,要是自己当了家长,肯定不会当谜语人。
不管孩子问什么,他都会很有逻辑的跟对方说清楚,讲清其中的道理。
但是真到了这种时候,虽然小鱼算不上她的孩子,但毕竟二者的智商目前来看差不多,艾清还是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原来教育是一件这么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些更琐碎和深刻的理论和道理,是没法一股脑的塞给小孩子的。
因为在当下,他们暂时就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
教育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没法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极大地耐心和努力,才可能追求到那个还算不错的结果。
“咱们继续。”艾清撇开有关二和两的问题不谈,又拿出一个苹果,放到那两个苹果旁边,问道,“这是两个苹果,这是一个苹果,所以把它们放到一起,这是几个苹果”
“唔……一,二,三,三个!”
“那+2=几”
“诶”小鱼愣住了,看着面前的三个苹果,一时陷入了沉思。
艾清看她如此困难,一时也陷入了沉思,不懂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唔……”小鱼伸出手,拿住两个苹果放一起,然后指着两个苹果说,“这是2。”
艾清点点头:“对,这是2。”
“这个是。”小鱼又指向另外那个苹果。
“对,这是。”
“所以2+=3!”小鱼一脸肯定的说道。
“对啊,你这不是能算出来吗。”
“可是……”小鱼犹豫起来,扭头看向艾清,一脸纠结的问道,“那、那……+2=几呢”
艾清:“……”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吗。
这倒是他的疏忽了。
对于他而言完全属于本能的知识,在小鱼的知识框架内,却还属于未知。
尤其是这种加法当中互换位置,答案不变的道理,仿佛是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才最容易变成教学当中的漏网之鱼。
于是艾清开始耐心解释。
如此半个小时,今天上午的学习总算完事儿了。
小鱼很优秀的学会了到5以内的加法,不包括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