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进言(1 / 2)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1293 字 27天前

赵延年在家休息了两天,哪儿也没去,什么人也没见,就在家待着,陪雷电、小鹿玩耍。

王君曼本来打算带他去相亲,也被他拒绝了。

闯了祸,还不知道能不能留在长安,成亲之类的事可以往后推一推。

万一被天子发配去戍边,不是耽误人家姑娘嘛。

再说了,北疆即将大战,他势必随大军出征,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知道。

第三天,他回到宫里,重新入值。

一切如常,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天子还和往常一样,既谈不上高兴,也谈不上不高兴。

赵延年心里没底,却也不好多问,只能也当没事人一样,照常随侍左右。

天子很忙,不时接见大臣。短短几天功夫,赵延年就将公卿大臣见了个遍。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廷尉张汤,一个个像车马灯似的出现、消失。

赵延年像个局外人,旁观着这一切,却无法融入其中。

这些人说的话,他大部分都听不懂。

他只知道形势很紧张,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对用兵。

不是反对出塞奔袭匈奴右部——这是秘密,知道的人不多——而是反对出塞攻击伊稚邪。

在他们看来,眼下形势对伊稚邪不利,守住边塞就是胜利。用不了几年,伊稚邪就会力竭,到时候就会派人来求和,到时候恢复和亲,双方就可以保持和平。

当着他们的面,天子不怎么表态,但他的怒气一直在不断积聚,在高涨。

当大臣们退去,天子身边只剩下霍去病、赵延年的时候,他经常站在地图前,一看就是半天。

每当这个时候,赵延年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大意。

霍去病相对平静,看不出一点紧张。

一天下值的时候,天子正站在未央宫前殿的走廊上,看着远处的南山出神,突然问了一句。

“是阴山高,还是南山高?”

赵延年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天子这是问他。

除了他,眼前没有见过阴山的人。

“回陛下,臣不知两山孰高,只是看起来,似乎南山要高一些。”

天子转头,打量着赵延年。“看起来?”

赵延年躬身施礼。“是的,看起来,南山高一些。”他抬起手,比划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关中的地形相对于九原、朔方低一些,未必就是因为南山比阴山高。”

天子想了想,随即又道:“这么说,泰山也可能只是看起来高,实际上未必高。”

“臣不太清楚,只能说有这种可能。”赵延年很尴尬,对地理,他了解非常有限。

天子叹了一口气。“是啊,世人惑于目见者多矣,又岂止是眼前之山,心中之山更多。”他甩了甩袖子,转身回殿。“匈奴就是他们心中的大山,不可逾越。”

赵延年看着天子微微佝偻的背影,突然心中一动,跟了过去。

“陛下所言甚是,所以望山不如登山,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天子停住脚步,转身看着赵延年,眼神有些惊讶。“换作是你,将如何登匈奴这座山?”

“步步为营,变夷为夏。”

“如何步步为营,又如何变夷为夏?”天子嘴角轻挑,露出一丝笑意。

“取一地,则画其图籍,编户其民,以汉家子民待之。”赵延年躬身施礼,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也不知道能否满天子的心意,但他就是这么觉得的。说出来,供天子评判、选择。

在他看来,朝廷对北边新附的匈奴人安置不够妥当,最典型的就是赵安稽的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