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 / 2)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1303 字 27天前

赵延年没有立刻回答,先喝了一口茶。

茶真的很苦,右贤王诚意很足,加了不少茶叶。

也真的解腻,让所有的算计都变得可笑,隐隐透出一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右贤王,王子,我非常感激你们的信任。但是我不得不提醒你们一句,我来到这里,是作为大汉的使者。我提出的计划,也是基于对大汉有利。”

赵延年在右贤王、撑犁阿里格希佗王子的脸上看到了失望,但他并不后悔。

他们信任天武士,也许看起来很蠢,但他不想利用他们的信任。

有些底线,一旦打破,就再也守不住了。

“所以,我也希望你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决定是否接受这个方案,而不是因为我。”赵延年一字一句地说道:“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你们如果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意上,最后别说是天武士,就算是老天自己来,也救不了你们。”

右贤王父子互相看看,默默地点了点头。

撑犁阿里格希佗王子还有些不甘心。“天武士,你说,汉匈之间还有和平吗?”

赵延年诧异地看着他。“你说的和平,是什么样的和平?”

王子低了下头。“我们如果不再进攻汉塞,汉朝能不能开放边市,与我们做生意?”

“你们真的只是想做生意吗?”

“当然。”右贤王接过话题。“但是汉朝太吝啬了,我们想要的铁器、盐,他们都不肯卖。就算卖,价格也高得吓人。原本我们拥有河南地,自己就有盐泽,至少生活还能维持。现在河南地被汉朝夺走了,他如果不肯卖盐给我们,我们只能去抢。”

仿佛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右贤王拿出一幅包得严严实实的地图,摊在赵延年面前。

赵延年一眼就看出是河南地的地图,然后又在地图上看到两个特别显着的标注。

右贤王伸手指了指。“这是金连盐泽,这个是青盐泽。匈奴右部的盐,有七成来自于这两个盐泽。没有了这两个盐泽,就连右贤王庭都无法生存。”

赵延年有些头大。

开放边市的权力在朝廷,盐铁更是战略物资,他做不了主。

但他相信右贤王的话,人没有盐是活不下去的。

伊稚邪不肯放弃漠南王庭,也是离不开雁门的盐池。

“你如果信任我的话,我可以向朝廷转达你们的要求,前提是你们要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来。既不能让汉朝吃亏,也不能让你们自己吃亏。但凡有一方吃亏,都是不能长久的。”

右贤王长出一口气,收起地图。

王子也露出了笑容,端起茶碗。“天武士,请满饮此杯。”

——

次日一早,赵延年刚刚起身,正准备练拳,段仲就闯了进来。

“中郎,你醒了?”

赵延年看着段仲,尤其是他那两个黑眼圈,嘴角抽了抽。“博士睡得好吗?”

段仲尴尬地摸摸脸。“还行,还行。你昨天和右贤王谈了些什么?”

赵延年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和右贤王父子沟通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特别说明,他只是劝右贤王父子不要三思二意,更不要想欺骗汉朝,否则必有报复。

“我只是提了几个想法,他们最终怎么选择,还是要和博士你这个正使商定的。”

段仲如释重负,笑道:“中郎,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你太年轻了,平时遇到的又都是一些朴实的人,不知道这些匈奴权贵的嘴脸。他们啊,说过的话转身就变,朝廷也是吃了他们太多苦头,这才不敢相信他们。别的不说,当初说得好好的和亲,长城之内归汉朝天子,长城之外归单于,结果他们还是年年入塞……”

段仲一开始就有点收不住,痛斥匈奴人背信弃义,仗势欺人。

赵延年有点搞不清状况。

在长安,段仲反对天子用兵。

在草原上,他又为天子辩解,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匈奴人的头上了。

也不知道哪句才是他的真心话。

他抓住段仲短暂的间隙,抢过话题。“我们昨天就说了这些,博士做好准备,他们随时可能找你谈。”

段仲这才意识到自己离题了,不好意思地笑笑。“善,我去准备,就不打扰中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