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沦为练兵场的倭国(2 / 2)

“谢谢父亲。”

蔡琰说完,晓天就从窗口处探头,道:“什么玩意这么开心啊。”

“哥哥,你看,父亲把他的焦尾琴送我了。”

蔡琰说完,她还弹了几次,声音非常的好听。

蔡邕无奈的轻轻摇头,暗道:“这女儿,还没出嫁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岳父大人。”

晓天一拱手,蔡邕却抓住他的手,道:“女婿,我发现你最近好像很累,但你也不必如此,毕竟这徐州的刺史我都已经给你了。”

晓天轻叹一声,道:“岳父大人,你也知道徐州是日新月异,可其他地方呢?他们还在饱受痛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的地方还会易子而食,一想起这些……哎。”

晓天这次真不是装的,他在前世虽然上过学,但他没见过什么灾难。

而来到这里之后,晓天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易子而食,而人吃人的场面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之前的时候,晓天还把这些当成任务,但现在,他把这些都当成了责任,所以他要让百姓生活的好,从而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

蔡琰流下感动的泪水,蔡邕则拍了拍晓天的胳膊,道:“好,天明,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夫很欣慰。”

“多谢岳父大人的支持。”

晓天说完,蔡邕看了看自己的女儿,道:“琰儿,好好陪陪天明,我先走了。”

蔡邕走了,蔡琰拉着晓天的手,道:“我给哥哥捶捶背吧。”

“谢谢你。”

晓天疲惫的笑了笑,虽然他很累,但他感觉很值,因为二月了,到现在也没有冻死的人,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转眼,半年过去了,徐州的主城徐州城建好了,当众人搬进去后,他们发现街边有很多柱子,但这些柱子在晚上的时候,上面还会发亮,让道路不再黑暗。

还有那房子,听说有什么供暖系统,可以让人在冬天的时候,光着膀子睡觉。

最厉害的就是那些窗户,竟然都是透明的琉璃所做,摸一摸,简直比皮肤还要滑嫩。

当然,其中的高科技还有很多,都是这个世界没有的科技,而原来的下邳城正在接受改造,听说会成为兵工厂的所在地。

但徐州这就完了吗?不,还没完,因为新的收获又开始了。

晓天的种子很高级,可以一年两熟,每次都是亩产千斤,所以徐州又要开始新的耕种。

至于粮食,百姓会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换成金钱,反正他们也不缺粮,存就存好了,要不然放房间里等坏了?那不就是浪费粮食吗?

而这个银行也不一样,因为它存粮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手续费,不多,也就百分之一而已,百姓们还是很愿意存的。

再加上减少赋税,百姓们也没什么压力。

现如今的税收很少,晓天取消了所有的杂税,因为他只收商税和农税。

商税不用说,农税可就有的说了,因为你想交农税,那你就必须有地,如果你没地,那你就不用交税。

简单来说这就是摊丁入亩,将一切的税都放在地里,你的地越多,交的税就越多,如果你不想交,晓天的屠刀就不会跟你客气。

而就算这样,百姓们也非常开心,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粮食了,就算交了税,他们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只需留下小部分,然后将剩余的全部存银行,而那百分之一?这点数算什么。

城门口,看到一车车的粮食被运出去,晓天拍了拍糜竺的手,道:“这一趟就麻烦你了,如果有人劫道,不用管,人命要紧,等你回来,我们再去干他一票。”

糜竺感觉晓天才是劫匪,他轻咳一声,道:“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会满载而归。”

“好,祝你马到成功。”

晓天拱了拱手,糜竺就这样,带着人马走了。

看到商队离去,晓天拿出一根烟,道:“我要是成为商人,应该会成为最有钱的富商吧,走,仲康,回去继续做事。”

许褚劝道:“大哥,别去了,咱们今天转转吧,你看看你,这才一年的功夫,我都感觉你累瘦了。”

晓天瞪了仲康一眼,道:“你们要是能早点成才,我也不至于这样,你倒好,天天跟霸天练武,脑子都练笨了,再看看子龙,他不仅能帮我处理一些事,还懂许多政务,赶紧的,送我回去。”

晓天坐上三轮车的后座,许褚只能苦着脸,拉着他去新刺史府。

不久后,因为徐州的改变太大,朝廷也知道了,至于那些过来的官员,那一个个的,每个人都十分老实,因为坐在他们面前的是蔡邕,高阳乡侯,原来朝廷的官员。

所以蔡邕坐在这里,谁敢收钱?收完钱,那他的脑袋还要不要?

晓天就比较闲了,因为在徐州,他是徐刺史,但他的文书还没下来,所以蔡邕才是真正的徐刺史。

(求一下催更,书架,以及免费的发电,各位读者大大,可怜可怜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