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祠堂
陈达、陈铁柱、陈啸、陈荒、陈爱国、老书记、老族老等人,全部都来到祠堂,准备开会。
主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知青下乡的事情,其他人还不知道,坐在旁边你看我我看你。
“刚才六子在俺家,和俺说,他听到风声,在秋收之前,知青可能会下乡!”
陈达沉声的对着众人说道,知青下乡,影响的就是他们秋收后,能按照工分分到的粮食。
“什么?城里的知青要下乡?咱们这边?那群细皮嫩肉的小子和丫头下来干啥?”
陈荒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工分的事情,而是嫌弃的摆摆手,没干活农活的城里人下来,不就是添乱吗。
“不是能干什么,是他们下乡之后,要参与村里的建设,也就是帮助咱们秋收,是要给他们算工分的!”
作为村长的陈爱国,一眼就找到问题的核心,工分,粮食,才是重点。
“不行!俺不同意,他们要是给他们算工分,咱们分的粮食岂不是会更少?”
明白过来,陈铁柱拍着桌子拒绝,村里那点粮食,还不够全村人分的,加些知青下来分粮食,岂不是要饿死人?
“唉,俺也不同意,可一旦真的下来,咱们到底该怎么办?”这种情况,陈达也很无奈,知青下乡,肯定是由公社的人带下来。
就算拒绝,也拒绝不了啊。
“那就别让他们参与秋收,要么就是增加咱们村子参与秋收的人!咱们六七百人,每一个都算满工分,给他们算七八工分,或者是五六工分!”
“分粮食的时候,他们分到的粮食也是最少,能把咱们村子的粮食,最大程度减少分给外人!”
众人沉默,还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总不能告诉公社,他们不要知青。
公社可不管那么多,人带到,就离开,把知青留在村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陈爱国想到一个办法,秋收的时候,村里不是全部人都参与其中,老人和年纪不大的小孩,一般都不会算。
按照参与秋收的人,和分粮食的比例,只要再加入大量的人力。
就可以减少分配粮食比例的粮食,就算知青干活,也达不到农村人的标准,他们完全可以不给他们算满工分。
秋收结束,知青获得的工分,分配的粮食也不多。
最大程度减少村里粮食分配出去,大部分粮食依旧在村子里。
“就没有其他办法吗?俺还是不想分粮食出去,那可都是咱们的救命粮食!”
听完陈爱国的话,众人再一次沉默,陈荒有点坐不住,把村里的粮食分出去给外人,他接受不了。
村里有的是人,哪里需要知青来帮忙秋收,简直就是说的好听。
。。。。。。。。。。。。。。。。。。。。。。。。。。。。。。
加入书架~稳定更新~小广告支持一下~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