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得不错,就是要这么干,哪怕前方没有路,我们自己也要开出一条路来!”王镇长扔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
几个人在大棚里转了会儿,就走了出来。
王镇长看着前方绿油油的麦苗,眼睛也是一亮,刚才他是一门心思都在蔬菜大棚上面,没注意到旁边的麦子。显然,这几块地的麦苗长势不错,比他们过来时看到的那些麦苗高出不少。
“文龙,最近这段时间干旱,对麦苗影响影响很大,但是我看你们这几块地好像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啊,”王镇长蹲下身,然后摸了摸麦子,笑着开口说道。
“是啊,这都是承恩的功劳。”李文龙看了看一旁的李承恩,开始向王镇长汇报,“我们这边都快一个月没有下雨了,河沟的水都干涸了,最近的河也就是茨淮新河,但是那地方距离麦田属实有些远,管子架不过来,多少人都是从一桶一桶挑水过来浇麦子。”
李文龙一想起这个就无奈。村里实在是太穷了,没办法多打几口井。如今的井都是村民自费打的,几乎每家的水井都是宝贝,尤其到了旱天更是恨不得把井盖给锁上,生怕有人过来偷水。
“承恩自己修了一个水井,而且还是无偿给大家使用,这周围近百亩的地,全都是用的他的水井浇的,所以这里的麦苗长势都很不错。”李文龙想到李承恩的种种,看他的眼神,就跟看自己的亲儿子似的,不,比亲儿子还亲。
原来那天宋春花闹了一番后,李承恩发现自己的水井也有被人用过的迹象。
那些水撒得满地都是,差点儿毁了大棚里的菜。所以第二天李承恩就借用村里的大喇叭通知村民,附近的乡亲可以使用他的水井,但要注意保护大棚,以免破坏菜苗的生长。
他也不只是说说而已,还从自己家里架了管子,拿了电机,直接给村民使用。
李承恩这一举动,毫无疑问让大多数村民为之高兴,也只有宋春花在背后叨咕,闲来无事就说坏话,只不过无人理会,毕竟李承恩这么做受益的是乡亲们啊。
谁也不想跑那么远的路去茨淮新河那里挑水。
也就是因为这个事,李承恩在村里的口碑分外的好。
以前还有人在背后嘀咕他什么,如今倒是快绝迹了。
“小伙子,你的觉悟是真高啊。”王镇长又拍了拍李承恩的肩膀,很是欣慰,“吃咱茨淮新河河水长大的人就得这样,不能只顾自己个人利益,不能为了蝇头小利失了大局,若非如此,就没有一条长约几百里的茨淮新河,生活在顺昌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就没有好日子,脱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但是只要有领头人,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未来必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