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修路。(1 / 2)

墨白完全不清楚乐清到底是怎样和世家们协商的,反正世家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凑齐了第一期所需要的钱粮。如今反倒是墨白和乐清这边的进度落后了许多。

修路这项工程规模极其庞大,需要筹备的各类原料繁多复杂,所需的工人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招工便成了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

招工的事情在京都城的大街小巷传得是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青龙帝国身强力壮的男子大多都去当兵服役了,剩下的本就数量稀少。

无奈之下,只能招募一些身强力壮的女工,让她们从事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工钱自然是比男工少了不少。可即便这样,招工的过程也并非是顺风顺水。

为了能够尽快开工,墨白与乐清商量之后决定,招到多少人就先干多少活,剩下的人员慢慢再寻觅。同时,修路的路线也是边修边进行规划。

好在古代全靠人工劳作,路修的速度快不起来,这倒是给了乐清充裕的时间去从容应对。

不过,在为水泥路做规划的时候,墨白又想到了一个衍生产业,那便是驿站。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乐清时,乐清捂嘴偷笑,并解释道:“夫君,驿站本就存在着呢。虽说您构想的规模大了一些,但您想想,这条路修成之后,路程仅需两三天,而且每半天差不多就能路过一个城镇,您说的这种驿站,作用确实不大呀。”

但墨白并不认同乐清的这番解释,回应道:“我说的这个驿站,可不单单是接待商旅,它还是客运站呢。等水泥路通了,我会把京都城的公交马车运用到长途客运上。想象一下,以前出门极为艰难的百姓,如今只需交一些钱就能乘坐马车去到以往要走好几天的地方,到那时这驿站会变成什么样?”

乐清对帝国的情况远比墨白了解得更为透彻,在她看来,按照帝国百姓的出行习惯,能够买得起马车的人寥寥无几,剩下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出远门,只要出门基本就是靠双腿走上好几天。

可若有了马车公交,出远门的百姓必然会大量增加,能够更轻松地带动两个城市之间的百姓往来。就她所知道的,墨白在京都城内搞的马车公交,给京都城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墨白赚了不少钱财。但就墨白这桩生意,不少人都想插手分一杯羹,无奈他们造不出四轮马车。

一辆四轮马车能够长达五六米甚至更长,两轮马车却无法做到这样的长度。所以那些眼馋这生意的人只能干瞪眼,毫无办法。随后,乐清又想到,这种形式若能遍布全国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她越想越兴奋,两眼绽放出激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