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着小意殷勤的宜修就有些叹气,她还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女心里想什么吗?他不能再这么一错再错下去。原先在王府谋害子嗣,自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上新人就要入宫,这些手段还要再用的话,早晚会出事情的。
可没想到,宜修开口,竟然是为了另一件事情,太后听完也有些讶然,是啊,宜修心里放不下的,就是那个孩子,她想为自己的儿子过继一个嗣子,让其继承以后的香火。
“求皇额娘满足儿臣这唯一的心愿,儿臣保证,以后一定安安稳稳的在景仁宫为弘晖祈福!”宜修跪在地上求太后开恩,其实要是为儿子过继一个嗣子不难,但是如果要继承香火的话,一定要有爵位,皇帝那么抠从,他手里抠爵位,实在是太难了。
要知道,历史上弘晖被追封为端亲王,还是在乾隆年间的事情。
太后听明白了皇后的意思,只要自己能帮助皇后达成这样的一个心愿,那以后宜修就不会再插手后宫子嗣的事情。太后最想看到的局面,毕竟以现在皇后的地位,再加上皇帝对柔则的思念之心,皇后的地位还是比较稳的,几乎躺赢就能躺到太后的位子,那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插手后宫妃嫔的事情?
而且太后还在想,以后若是有个孩子,皇后或许心境会更加平稳一些,这个孩子出宫开府之后,还能帮助乌拉那拉氏和乌雅氏,简直就是双赢的局面。
所以太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而皇后踩着这样的一个时间点来告诉自己,其实也是想从这批新人中选出一个妃嫔来生个孩子。毕竟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清楚,以皇帝的性子,还能答应从小宗那边过继一个孩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都是自己的亲孙子,过继到哪个儿子名下都无所谓。
“儿臣想在这一批选秀的秀女里面,选一个家世低又聪明,性子较为温和的嫔妃,若是汉军旗,那就更好。”宜修在旁边细细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聪明人就要明白自己进宫是为了干什么的,而不管是家世低还是性子温和,再就是汉军旗,这些条件全都是因为可以方便宜修拿捏嫔妃。
太后点点头,确实这样的妃嫔不容易出现问题,当然也不能太聪明,太聪明反而误事,也不能太笨。
宜修从太后这里得到准话才放心的离开,而当天夜里,太后也将皇帝叫到自己身边,说了皇后的想法。
果然,皇帝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这爵位……
“皇后年纪大了,你让她现在再生一个孩子也不现实,从其他亲王那边过继孩子,你也不放心,这么多年皇后都安安稳稳的,就这么一个心愿,你不妨就满足一下她,为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亦或是后面再次加封,到头来都是你的亲孙子。”太后也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在爵位、位分这种事情上特别的抠,只能在旁边细心劝导,直到皇帝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