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若是只觉得宫人的用度一个月高了些,那您看看这些多出来的官员。”其实一开始帝后并没有这么抠,只不过因为被星楚约束着,他们只能变得非常的“美好”,花钱也不能大手大脚,所以他们私底下对银钱之事看的更仔细一些。
宋朝特殊制度之一,就是冗官,若只是觉得这些多出来的官员,反正不干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态度,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因为他们不干事情,但他们要领月份要领福利。官员一多,每个部门消耗的办公用品也随之增多。经楚大体算了一下,这养活这些多余的官员,每年多花两千万贯。可不是两千贯,是两千万贯呀。
官家看到他闺女送上来的这个数字,只知道基本上会比这个数还要多,因为有很多官员的隐藏福利,他不是不知道,所以现在只能捂着心口痛。
“官家,我大宋一直是优待文臣,此项可不能削减!”
星楚听到立马给皇帝换了种翻译方法,“父皇,这位相公的意思就是他们都指着这个钱过日子呢,少了这个钱,他们干不动活。”
众相公……
皇帝……
“各位相公,其实并不是本宫在刻意追究些什么,只是这经济一账算最简单的平衡和支出,大家都能看出来,就算先帝在世最多的一年,收入有一亿贯,大家别看着这钱多,但每年都是收支不平衡。军费开支,官员用度,像三年一次的郊赍等大型的祭祀活动,还有关于皇宫用度,皇室开销以及每年对大辽的岁币。这些银钱根本就是不够的,从庆历年间开始,先帝每年都要拿出私房的几百万贯钱来补贴这个缺口。”在宋朝特殊的制度之下出现财政赤字,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让人震惊的事情。
坐在上面的官家,瞪大的眼睛。啥玩意儿?我从自己的私房里边拿出几百万贯,来贴补一年的欠款,先帝啊,您可真是辛苦了。他突然觉得这皇帝的位子也不是非坐不可,怎么觉得有些烫手呢?
韩相公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大宋都有专门的计相,每年的财政收入,他们都是略知一二的,可这要如何更改?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改的话,基本上就会碰触到一部分阶级的特殊利益,他们是不愿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改革陆续失败的重要原因。
突然间,韩相公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公主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